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番荔枝又名佛頭果、釋迦果,原產原產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熱帶地區,我國以臺灣栽培最早,已有400多年栽培歷史。現分布于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省(自治區)沿海地帶。
番荔枝是一種高糖分漿果,又為熱帶名果,其果實為球形聚合果,食用部分為假種皮,乳白色,味道極甜,有芳香,果實營養豐富,其炭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鐵的含量居大部分水果之首。【番荔枝的作用】海南的番荔枝果實營養極其豐富,熱量極高,能養顏美容、補充體力、清潔血液、健強骨骼、預防壞血病、增強免疫力、抗癌。果實主供鮮食,也可制成果汁、果露、果醬、果酒、飲料等,其根可作瀉藥,葉可作傷口消毒;果肉加糖加乳,制成香普拉(Champola),是提神解渴的食品。
【特征與特性】
為半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多分枝、細軟下垂,花單生或2~4朵著生于當年生梢的葉腋或枝端,花淡黃色,雌蕊多數,群生在一個延長的花托上;雄蕊多數、小,輪生在雌蕊群外。果實為聚合果,黃綠色,有白粉,果肉乳白色,漿汁,極甜,種子25~60粒,黑褐色或深褐色,由雌蕊和花托聚合而成。喜溫暖,幼樹4℃會受凍,雨量適中,對土壤適應性強,以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為好,適宜的土壤酸堿性度為pH值為5.5~6.5。耐干旱,忌漬水,但適量灌溉或降水有利于開花結果。
海南的番荔枝樹高3-5m。枝條細軟下垂。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鈍,葉背灰綠色,幼時被茸毛,后變禿凈。外輪花瓣狹長而肥厚,肉質,長三棱形,頂端尖,被微毛,內輪花瓣細小,呈鱗片狀;雌蕊通常成圓錐或棱錐形突起的雌蕊體;果實為聚合果,心圓錐形或球形,直徑5-10cm,漿果由多數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狀突起,熟時易分離;假種皮為食用部分,乳白色,味極甜,有芳香。種子黑褐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紡錘形、橢圓形或長卵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