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無公害蘋果生產升溫熱是市場需求,尤其是蘋果出口及國內高檔蘋果市場對其需求最為迫切。2003年我國蘋果產量達2110萬噸,居世界首位,占到了世界蘋果總產量的1/3以上。出口方面經海關出口蘋果達59萬噸。在國際蘋果市場上已占重要位置。另外經邊貿出口量也十分可喜。此外,我國濃縮蘋果汁的年出口在30萬噸以上,占到了世界市場的1/3左右。國際市場深感中國蘋果生產給國際市場帶來的沖擊和壓力,各種限制措施越來越強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對中國果品的衛生安全要求。已成為阻擋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壁壘”。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只能以提高標準來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國的蘋果出口就不能有大幅度增加。果農朋友面對高檔果品市場或國際市場的需求必須充分認識到無公害果品生產的重要性。
l無公害蘋果生產的現狀
1.1國外無公害蘋果生產的現狀
國外發達國家無公害果品生產起步較早,在20世紀90年代已得到快速穩步發展。目前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生產制度,即是“IFP水果生產制度”。IFP水果生產制度起源于歐洲,受到歐共體各國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目前西歐80%以上的蘋果園已采用IFP生產制度。如在意大利蘋果主產區的SouthTyrol。采用IFP生產制度的蘋果面積1998年已達到81.9%。在瑞士已達到了84%,此外,IFP生產制度在中歐、東歐、新西蘭、美國等地得到認同和積極示范推廣,進展很快。
國外對IFP水果生產的管理已形成成功的、完善的制度。其主要經驗為:一是在主產區建立有效管理的生產組織;二是以各國或各生產組織以《歐洲仁果類IFP生產技術指南》為基礎,結合本地的實際生產條件建立自己的技術指南,即地方標準。應指出,這一技術指南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新的技術成果及市場變化進行不斷的、必要的更新和提高;三是要對果農進行嚴格的培訓,以提高果農參與的自覺性和技術水平;四是要建立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指導的機構和機制;五是要在采收前后對果品進行取樣檢測,只有檢測合格的產品才允許使用該組織的IFP或有機食品標簽。
1.2我國無公害蘋果生產的現狀
我國無公害果品生產起步較晚,但在整體上已取得顯著成績。果農對高毒、高殘留等有害農藥使用危害性的認識普遍有了提高。在蘋果果品生產中,果農有意識地減少了有害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和5年前相比,氧化樂果、對硫磷、甲胺磷、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殺螨醇、殺蟲脒等農藥在蘋果上的使用大幅度減少和停用。尤其是普遍采用果實套袋后,蘋果的有害物質殘留量大幅度降低。衛生安全狀況有了極大提高。但也應看到。由于生產觀念、生產體制及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影響不是短時間能完全解決的,我國無公害蘋果生產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五大問題:一是果農對果品安全的認識還不到位,積極參與的動力還不足;二是對無公害生產的技術還沒有很好掌握,農藥、化肥等有害化合物質的濫用現象還比較普遍。據我們的調查。60%以上的果園專用殺螨劑的年使用次數在2次以上。殺蟲劑的年使用次數在4次以上。菊酯類農藥的濫用更是普遍。噴藥的大劑量、高濃度、多種農藥混用現象屢見不鮮:三是生產組織不健全;四是無公害果品沒有嚴格的監測制度作保證,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五是各地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叫得響的無公害果品品牌。
2我國無公害蘋果生產發展展望
(1)我國無公害蘋果生產的未來發展戰略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注重在2個層面上同時推進:一是在宣傳普及層面上,大力加強對無公害蘋果生產意義的宣傳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培訓、普及。要使生產者認識到果園使用有害物質,生產者是最大的受害者。噴藥中生產者吸入、接觸的農藥,通過吃蘋果及飲水吸收的農藥量比消費者要多得多。有害農藥對生產者的危害比對消費者高10倍以上。實行無公害生產,首先是惠及生產者自己,其次有利于公眾消費者健康,再者有利于提高生產者自己的果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二是在無公害蘋果的品牌形成和市場開拓上,要加強生產組織建設和監測、認證機構建設。尤其是在具有蘋果出口條件的優勢產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不同層次的生產組織,以促進無公害蘋果在市場上得到認可和接受。目前,“面”的發展。即在整個生產領域大力推廣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應優先考慮。這是因為我國的蘋果生產者多為面積小的家庭果園,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在很短時間內很難發育成熟。而整個生產領域需要大范圍的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度的減少全國果園的農藥、化肥等有害化合物的投入總量。惠及全國的消費者。
(2)從果農的角度來講,要積極、主動的加強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學習和應用。從目前來講。最重要的是掌握果園的管理技術。一是果園樹冠管理技術。目前最普遍的問題是果園枝葉太多、太密,果園嚴重郁蔽,噴藥時很難噴均勻,這不僅使果園噴藥操作困難,增加用藥量,而且很難保證病蟲害防治到位;二是掌握好果園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制定一個年度病蟲害防治日歷。尤其是優先保護、利用害蟲天敵,使用選擇性殺蟲劑。杜絕使用無公害蘋果生產禁用農藥;三是要注重合理施肥。避免因肥水使用不當造成產量下降或品質降低。這一方面也是多數果農心里最沒底的事,很多人是看產量施肥,或有什么肥施什么,這都是不可取的;四是采用綜合的果實管理技術,尤其是采用果實套袋技術,按一定果實標準進行生產。逐步提高標準果的比例。
總之,無公害蘋果生產對果農來講是一個挑戰.對各級政府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個發展的契機。我們如能抓住機遇,搶先一步進行技術更新。采用無公害生產方式進行生產。肯定會從中受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