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五選。即選種、選園、選樹、選果、選袋,這是果實套袋的基礎。
1.選種。要選套袋后商品性好,市場需求量大,增值高的品種,如紅富士,也可套秦冠、金帥。
2.選園。要選園貌整齊,群體構成良好,綜合管理水平高的果園。
3.選樹。要選樹勢健壯、樹體結構良好的結果樹。初果樹、衰弱樹不宜套袋。
4.選果。要選果實發育良好、形正、高樁、容易下垂的中、短枝上的果,尤其中心果。
5.選袋。要選用符合陜西地方標準《蘋果育果紙袋》的高質量果袋。達標紙袋應具備:(1)外袋為182毫米×145毫米,外表面為木漿紙本色,內表面為黑色,疏水性強;遮光性、透氣性均好;退綠程度高,易上色;耐風吹、日曬和雨淋;紙質柔軟。(2)內袋長寬155×140毫米,一般為紅色或黑色的紙筒,涂蠟均勻;高溫難熔;隔水性好,耐破指數大,內外袋分離。(3)工藝:粘膠嚴密,長期不開;外袋口一側夾粘有長(40±2)毫米的扎絲,外袋口一側上中部應有半圓形缺口,缺口下中央應有長度25毫米縱切口;外袋底部應有1-3個縱切口,兩角設有透氣口,縱切口和透氣孔長度為8-12毫米。
二、二抓。
1.抓套袋前補鈣。由于近幾年施肥不合理,連年施用化肥,尤其偏重氮肥,加之套袋園蒸騰量減少,隨蒸騰液流進入果實的鈣相對減少,導致果實痘斑、苦痘病增高。措施:一是春季追施沃田甲復合肥。二是5月中、下旬連噴二次重鈣或乳酸鈣。
2.抓套袋前灌水和病蟲害防治。當出現較長期干旱時,套袋前2-3天應在樹盤小水灌一次,以防套袋后日灼發生;套袋前要求噴施:70%納米欣1500倍或劍力通3000倍+30%高生懸浮劑600-800倍+20%楠寶8000-10000倍+蟲清4號8000倍+重鈣1000倍(或乳酸鈣600-800倍或蓋利施600-800倍)+柔水通4000倍。藥后3日套完,否則再噴藥套袋。
三、五適時。即適時套袋,適時除袋,適時摘葉轉果,適時鋪反光膜,適時分批采收。
(1)適時套袋:蘋果套袋宜在落花后45日開始,10天左右結束。一般我省渭北南部果區應在5月20日-6月5日,北部果區在6月10-25日套袋為宜。一日中自早晨露水晾干后至傍晚套袋為最佳。套袋操作規范:①半握拳撐開袋子(打開通氣孔);②將袋底朝上,應由上往下套,將幼果置于袋中央,不能將葉套入,不能傷及果柄和幼果;③袋口打折應向縱切口背側面折疊,以免雨水流入袋內誘發黑發病;④應將袋口扎絲捏成V形,捏緊;⑤操作程序應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2)適時除袋:蘋果除袋過早,著色重,果面不光亮,易產生果銹;除袋過晚,著色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外袋摘除時間:采收前,早熟品種宜在7-8天,中熟品種宜在10-12天,晚熟品種12-20天(即9月下旬至10月初)。一般選擇在多云或晴天上午9時至下午6時進行。內袋摘除時間:外袋除后4-5日(須經日照3天,中途遇雨相應推遲)選擇多云天氣或晴天上午9-11時(先除去樹冠東部至北部及冠下部位果袋)、下午3-6時(再除去樹冠南部至西部及冠頂部位果袋,避開陰雨、大風天氣除袋和正午高溫時除袋,以免發生日灼。同時可摘除貼果葉。除袋后管理:一要及時噴一次高生、金力士等殺菌劑,防止病害發生。二要結合噴藥噴施壯果精500倍,促進著色,增加糖量和硬度。
(3)適時摘葉轉果:在秋剪的基礎上,除袋后先摘除直接接觸果面的貼果葉及距果實5厘米范圍的遮光葉,使其60%的果面可獲得直射光而著色面大且均勻。相隔6-8日,再摘除距果實12-15厘米范圍內的遮光葉,并用手掌輕輕托住果實轉其方向,將陰面轉向陽面,如還有少部分未著色,5-6日后再繼續沿原方向轉其果實方向,促使全面著色,提高商品性。摘葉量:紅富士蘋果占全樹葉量20-25%為宜。要求:一是摘葉時須保留葉柄。二是轉果宜在下午進行。
(4)適時鋪反光膜:在摘葉基礎上宜選購銀色反光膜,于除袋后沿樹行帶狀平鋪于樹冠下,反光膜邊緣與樹冠外緣投影下對齊,鋪好后用磚塊、木棒或小土袋壓住膜緣,以免反光膜被風刮起。鋪反光膜能顯著增強冠下、內膛光照強度,促使果實全面著色,增加糖度,大大提高商品性。采收前夕,將反光膜掃凈、曬干、卷起裝入塑料袋,保存備用。
(5)適時分批采收。除內袋10日左右當果實外觀質量達到商品要求時就可分批采收。選采冠上、冠外果實,相隔幾日左右再采冠內、冠下果實。要求:一是邊采收、邊分級。二是輕拿輕放,減少碰、壓、刺、劃傷。三是及時預冷后再入庫,確保果實商品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