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進行蘋果套袋是目前我國生產高檔蘋果、獲得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但近幾年推廣的套雙層紙袋技術,由于紙袋價格昂貴,加上每棵樹只能揀一少部分果套袋,并不能減少防治病蟲害用藥成本,很難大面積推廣。將套紙袋技術與套塑膜袋技術相結合,給經過嚴格疏果后的蘋果全部套袋,可獲得全紅、出口創匯的高檔果品,又可發揮套塑膜袋省袋錢、省藥錢、品質好、能增產、無公害及果不爛的效果,從而達到給樹上的全部果套袋、生產無公害果品的目的。
套紙袋與套塑膜袋的結合方法是:先將冠內、冠下的果全部套塑膜袋(套的越早,增產、防病、防果銹的效果越好);其次,在樹冠外圍選最好的果,套雙層紙袋,保證外貿出口的需要:最后再將剩下的果,一個不漏地全部套上塑膜袋;對弱樹、弱枝和南向枝上受太陽光直射的果,為防止日灼,可套單層紙袋。這樣,既可將樹上的果全部套袋,又可兼顧市場對高、中檔果的需要,保證全樹的果都是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給樹上的蘋果全部套袋后,必須改變傳統的噴藥制度。套袋后,重點保護葉片就可以了,一般可減少噴藥3次,用藥量和用藥成本費可減少30%以上。現簡要介紹一下無公害套袋蘋果病蟲害的科學防治。
1花芽膨大期(3月中下旬)防治對象:輪紋病、干腐病、腐爛病。防治措施:①剪除病蟲殘枝、干橛,刮除病瘤、翹皮,清理果園內的枝葉、病落果;②噴索利巴爾8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③對有病瘤的樹干或病疤,涂9281增產強壯素,或強力輪紋凈或腐必清5~10倍液。注意事項:①涂干一般不要再用高殘毒的福美砷;②土施多效生物鈣、肥力高、901等生物肥。
2發芽至盛花期(4月份)防治對象:白粉病、綿蚜、瘤蚜、金紋細蛾及蘋小卷葉蛾。防治措施:①20%粉銹寧乳油1500倍液;②40%蚜滅多乳油或樂斯本1500倍液;③25%滅幼脲3號1500倍液或20%殺鈴脲6000倍液。注意事項:①檢查爛根病的樹,扒開根頸,用多效靈600倍液灌根;②加氨基酸鋅防治小葉病;③不要在花前用氧化樂果給樹干涂環;④紅星、紅富士盛花期噴1次500倍高樁素液。
3謝花至幼果期(5月份)防治對象:輪紋病、斑點落葉病、霉心病、苦痘病、螨類、潛葉蛾、黃蚜和綿蚜。防治措施: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5%多抗霉素400倍液或寶麗安1200倍液;②氨基酸鈣或氨鈣寶或葉康400倍液;③30%蛾螨靈叮濕性粉劑1500倍液;④6%蚜螨雙殺乳汕或撲虱蚜3000倍液。注意事項:①甲基托布津與多抗霉素隨混隨用;②齊螨素類藥劑,可與滅幼脲類藥劑交替使用;③中早熟品種套袋結束;④蚜螨雙殺乳油、撲虱蚜。
4幼果脫毛期(6月上中旬)防治對象:輪紋病、斑點落葉病、黃蚜、棉鈴蟲、潛葉蛾與綿蚜。防治措施:①大生或噴克等代森錳類藥劑800倍液;②撲虱蚜或蚜螨雙殺乳油3000倍液;③齊螨素類生物藥劑或滅幼脲類藥劑(按說明用)。注意事項:①甲基托布津+多抗霉素,可與大生等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②加葉康或氨基酸復合肥;③勿噴含銅離子的藥劑及國產代森錳鋅、退菌特等;④套袋越晚,病害越重;⑤6月中旬晚熟品種套袋結束。
5幼果膨大期(6月中下旬)防治對象:輪紋爛果病,早期落葉病、桃小食心蟲、潛葉蛾、卷葉蛾。防治措施:①1∶2∶200倍波爾多液;②30%雙神乳油2000倍液;③滅幼脲類或齊螨類藥劑。注意事項:①波爾多液的石灰用量不要超過2.5份;②雙神乳油比桃小靈的效果更好。
6果實發育期(7、8月份)防治對象:早期落葉病、食心蟲、棉鈴蟲、螨類及潛葉蛾。防治措施:①1∶2∶200倍波爾多液;②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③齊螨素類或滅幼脲類藥劑;④30%蛾螨靈2000倍液。注意事項:①6、7、8月份共噴3次波爾多液;②波爾多液石灰量大或噴的次數多,會影響塑膜袋的透光性,加速袋的老化。
7果實成熟期(9、10月份)防治對象:果實及葉部病害、果實蟲害。防治措施:①甲基托布津或復方多菌靈或多霉清800~1000倍液;②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③30%倍蟲隆乳油1500倍液。注意事項:滅幼脲類藥劑殺傷桃小食心蟲卵有特效。
8采收期至休眠期防治對象:越冬害蟲。防治措施:①富士蘋果采收后,綿蚜嚴重的果園噴1次40%蚜滅多乳油1500倍液;②清園,徹底清除落葉、落果、僵果、病蟲枝及枯死枝等;③刮皮,徹底刮除枝干粗皮、翹皮;④清樹,結合修剪,徹底剪除病蟲枝、枯死枝。注意事項:將冬剪下的各種病蟲殘體組織要運出果園,燒毀或就地深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