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誤區之一:只重冬剪,忽視夏剪。這種做法,容易導致蘋果樹夏天條子滿樹,冬季傷痕累累的惡性循環。其實冬剪是夏剪的繼續,夏剪搞得好,冬剪幾乎沒有什么事可做。夏剪進行的及時可節省很多營養,促進花芽分化;夏剪搞的到位,則樹勢比較穩定,可確保豐產穩產。
誤區之二:重剪輕拉。即拉枝晚、開角不到位。當前蘋果產區普遍存在嚴重郁閉的不良現象,造成原因就是因為拉枝太晚,且角度開張不到位。正確的做法是,定植后第二年,就應把分枝的基角拉開;枝條伸展長度達到株距的40%時,即應及時把分枝拉成80~90度,這是建造良好樹體結構的關鍵。
誤區之三:舍不得去大枝。有的樹下部有大枝六七個。特別擁擠,光照惡化,致使主枝內部的結果枝枯死,結果部位嚴重外移,大枝的外部已伸展到“非法”空間,造成去之可惜留之影響空間的兩難局面。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分期、分批地依據“優剩劣汰”的原則,去除多余的大枝,利用所留主枝的側生枝占居空間。樹冠中上部基莖粗度超過著生處直徑1/2的大枝也要及時更新,換用附近的單軸延伸的細枝。實在無法更新的,要對大枝進行改造,去“大側留弱頭”開角,控制其長勢,夏季環割其基部,促基部隱芽萌發,出枝后逐步培養成更新枝。
誤區之四:樹體過高和樹干過低。樹體過于高大的樹一般進入盛果期3~5年后,就應進行落頭,把樹體高度調整到3~3.5米,一般不能高于行距的80%。樹干高度一般應為60~80厘米。過低的,應逐步提高,用上部的枝代替下部枝。果樹定植以后,就要選好合適部位留第一層枝,以下的堅決抹除,以絕后患。
誤區之五:建造的樹形與株行距不適應。栽種過密,但選擇的是大冠樹形,致使現有的株行距不能容納樹體,果園產生嚴重郁閉現象。這也是有些果園密植失敗的重要原因。防止出現這種現象,一是在果園設計時,就應了解所栽品種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株行距,強行利用喬冠品種搞密植,沒有較高的技術保障是很難成功的。二是在整形過程中,嚴格按適合密植的樹體結構模式進行整形,F已產生郁閉現象的,要注意培養主干上所發出的更新枝,及時拉枝開角,待形成一定量短枝后,及時把超長的大枝去除。對無法更新的大枝,一方面要調整其生長方向和角度,在中后部培養回縮帶頭枝,并在回縮部位進行環割,促其前端結果,待結果后且回縮帶頭枝有一定的生長勢力后,再回縮去掉前端。
誤區之六:蘋果樹回縮甩小辮現象。大枝的回縮切記不能甩小辮,甩小辮回縮法,易導致枝條返旺,且造成回縮處傷口不易愈合。回縮處所留枝基部粗度應不小于著生處鋸口的1/3為宜。
誤區之七:剪鋸口處理不當問題。疏一年生枝留茬過高,等于是對該枝進行了極重短截,導致剪后夏季冒條嚴重。疏枝時,剪口應貼近主枝或枝軸,前部略高,后部略低,剪口與枝條的生長方向呈10度的角度。短截時,剪口應距芽子0.5厘米,且近芽子一面略高,也不要留茬過長。鋸枝時留橛過長,易使傷口感染干腐病,且造成傷口不易愈合。還要注意剪枝或鋸枝時,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易造成枝條提前劈裂或內部劈裂,傷及皮層,影響傷口愈合。注意疏枝不能過量,否則,嚴重影響枝勢和樹勢
誤區之八:亂打頭,短截多。主要是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稀植大冠樹修剪手法的影響,栽植的是密植樹,卻沿用了老手法,短截過多從而造成樹勢強旺,進入結果期晚。對采用亂打頭的樹,應改為以緩為主,適當疏枝,重視開角,配合夏季環割、環剝措施,促其盡早結果,以果壓冠。結果以后再進行修理改造。
誤區之九:“老虎大張嘴”及下部“抽楔子”。這兩種開角方法,屬于過時的老手法,不適于現在的密植栽培,尤其不能用于易感病的富士及元帥系品種。上部或下部開口造傷后,易在傷口處感染枝干病害,很快使枝條衰弱而失去結果能力。已采取這種手法的,應盡快在主干上培養新的更新枝,并及時拉開角度,適時更換掉受傷的枝。
誤區之十:剪子、鋸不消毒。腐爛病、干腐病的流行與剪子、鋸帶病菌有很大關系,不注意消毒會造成嚴重后果。正確的做法是,鋸除腐爛病或干腐爛枝后,要隨即把修剪工具進行火燒滅菌或涂5倍9281滅菌;剪鋸口也要及時處理,可用摻入1/15甲基托布津純粉或硫磺粉的油涂抹剪鋸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