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引致套袋蘋果、梨果實黑點病的病菌主要是紅粉菌,次為交鏈孢菌。紅粉菌是典型的腐生性極強的病菌。果實套袋后,袋內濕度較高,非常適宜此2種病菌生長及繁殖。防治果實黑點病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嚴格套袋要求:保證按時套袋,按要求保證套袋質量。
(2)套袋前噴殺菌劑,使所套的幼果表面不帶有活的病菌。噴藥后可套袋5天,5天后對未套袋的果實再噴藥1次,方可繼續套。選用的農藥首推40%福星8000倍+1.5%多抗霉素150~300倍,4%農抗120水劑200~400倍,80%大生600倍及實踐證明防效好的農藥,此次噴藥一定要保證質量,使果面均勻著藥,將幼果表面所帶的病菌全部殺滅。套袋果黑點病發生嚴重的地區或果園,在果樹發芽前全樹噴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壓低紅粉菌菌源數量有一定作用。
(3)增施有機肥,按期澆水,使樹體生長健壯。加強防治早期落葉病和葉螨,保持樹勢良好,增強抗病能力。
(4)加強冬剪,使樹體通風透光良好,注意剪除枯死枝條,減少紅粉菌等的滋生場所。葡萄、草莓灰霉病及大棚蔬菜上的灰霉病、菌核病都是由腐生性極強的病菌引起。此類病菌在落地的病組織上越冬進行腐生生活。生長季節在高濕條件下(溫度在20℃以下最適)病菌大量繁殖,先侵染已經衰敗的植物組織(如花瓣、雌蕊、雄蕊),在上面生長,積聚侵染源,逐漸向健康組織發展。病菌也從傷口破損處(組織衰敗傷口、生理裂口、蟲傷口等各類傷口)侵染。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關鍵技術是:①徹底清除病殘體,減少菌源數量;②降低大棚或田間濕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③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施速效氮肥,加強植株抗病能力;④蔬菜要注意輪作,不要連續種植易感病的菜。可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農藥很多。如保果寧2號對大棚黃瓜、茄果類蔬菜的灰霉病具極高防效,使用要早,用保果寧2號番茄每袋加水1.5公斤,茄子、甜椒、南瓜、西葫蘆每袋加水1公斤蘸花或噴花。果實生長期用50%利得可濕性粉劑800倍噴1次,防效可達98%以上。特立克(每克含1.5億木霉菌活孢子)600~800倍、2%bo-10水劑150倍、1.5%多抗霉素150倍,在發病初期噴霧。特立克可用于生產a級、aa級綠色食品。40%百可得可濕性粉劑1500倍。萬霉靈(乙霉威)粉塵劑,每畝大棚用1公斤噴粉;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噴霧,50%多霉威800倍噴霧;40%施佳樂(嘧霉胺)懸浮劑1500倍噴霧。速克靈和撲海因對灰霉病曾有過良好防效,因使用多年,病菌抗藥性產生,防效已經明顯下降,在蔬菜老產區盡量不用。2.5%適樂時懸浮劑是拌種劑,經試驗,適樂時1500倍對灰霉病具極佳防效。使用上述農藥一定要在灰霉病、菌核病發生初期使用,要連用2~3次,間隔7~10天。若病害已經嚴重發生,施藥效果都不會明顯。保果寧2號、利得、百可得、萬霉靈、甲霉靈、多霉威、施佳樂、速克靈、撲海因、適樂時都是低毒化學農藥,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可使用;生產a級綠色食品每種農藥每年只準使用1次;生產aa級綠色食品不準使用。安全間隔期7~14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