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蘋果樹腐爛病俗稱爛皮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2000年冬的嚴寒使近兩年遼寧蘋果樹腐爛病發病嚴重,樹體病疤累累,枝干殘缺不全,甚至造成死樹和毀園,并有加重的趨勢。解放初期遼南果區曾因該病大發生,造成上百萬株蘋果樹死亡。該病除危害蘋果及蘋果屬植物外,還可侵染梨、桃、櫻桃、梅以及柳、楊等多種落葉果樹與闊葉樹種。
癥狀特點腐爛病主要危害枝干,致使皮層腐爛壞死,常表現潰瘍型和枝枯型兩種癥狀類型。潰瘍型主要發生在樹干和大枝上,以結果樹主枝與枝干分杈處最多。病斑初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水漬狀,逐漸組織松軟,常有黃褐色汁液流出,以后皮層濕腐,有酒糟味。病皮易剝離,內部組織紅褐色。后期病部失水凹陷硬化,灰褐色至黑褐色,病健交界處裂開。病皮上密生黑色小粒點,潮濕時涌出桔黃色、膠質狀孢子角。嚴重時,病斑擴展環繞枝干一周,受害部位上的枝干干枯死亡。枝枯型多發生在2~4年生的小枝條、果臺、干樁等部位,以剪口處最多。病斑形狀不規則,紅褐色,很快擴展環繞一周,造成全枝枯死。后期病部也出現黑色小粒點。在生長衰弱的樹上,枝枯型癥狀尤為明顯,可致主枝或整株發病枯死。
病原及發生規律腐爛病由子囊菌亞門黑腐皮殼屬真菌侵染致病。病菌可形成球形的子囊殼和分生孢子器,產生大量的香蕉形的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子囊殼和孢子角在病組織內或剪下的病殘枝干上越冬,可存活4年左右。越冬后,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潮濕排出大量分生孢子,形成孢子角。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沖濺傳播,也可由梨潛皮蛾、蘋果透羽蛾等害蟲傳播,經各種傷口侵入,也能夠經葉痕、果柄痕、果臺和皮孔侵入。在生成子囊殼的地方子囊孢子也能侵染。腐爛病菌是弱寄生菌,侵入后先在樹皮死傷組織中潛伏,當樹體或局部組織衰弱、抗病力降低時致皮層腐爛。外觀無病的蘋果枝條皮層內普遍潛伏有病菌,因此剪下的樹枝是病菌的重要來源。
病害發生和流行,樹勢強弱是關鍵因素。凡樹勢衰弱如立地條件差,管理不善,施肥不足,干旱缺水,紅蜘蛛、落葉病和爛根病嚴重,坐果大小年現象嚴重等因素均誘發病發生。冬季樹體凍傷、損傷及剪鋸口傷、蟲蛀傷、枝干向陽面的日灼傷等也會誘發腐爛病。溫度高、生長健壯、營養充足、枝條含水量正常及飽和(80%-100%)的果樹愈傷能力強,發病輕。病斑刮治不及時,病枯枝修剪后處理不妥善,會使果園內病菌大量積累,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壯樹抗病,合理修剪,調整樹勢;調節樹體負載量,克服大小年現象;合理搭配有機肥和化肥以及氮、磷、鉀肥;防止早春干旱和雨季積水;搞好果樹防寒,減少凍傷口,幼樹防寒以培土為主,結果樹進行涂白,常用涂白劑,石灰:食鹽:水:動物油(最好不用牛、羊油):40%福美胂=10:1:30-35:1:0.2,一般在12月初刮凈樹體老翹皮后進行。
2.清潔果園減少病菌,發現病斑及時刮除;修剪時注意清除病枝、殘樁、病果臺;剪下的病枝條、病死樹及時清除燒毀;剪鋸口及其他傷口用煤焦油或油漆封閉,減少病菌侵染途徑。
3.藥劑預防,早春樹體萌動前噴殺菌劑,藥劑有: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3-5度石硫合劑;5%菌毒清水劑50倍液等。5―6月可用上述藥劑對樹體大枝干涂刷(不可噴霧)。連續幾年防治均有明顯效果。
4.病疤治療。病斑刮治法:在病疤周圍延出0.5厘米用刀割一深達木質部的保護圈,然后將圈內的病皮和健皮徹底刮除,刮掉在塑料布上的病組織集中燒毀。對已暴露的木質部用刀深割1-1.5厘米后涂藥處理。可用胂平液50倍液(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2%平平加:水=0.5:0.2:25)、5%菌毒清水劑50倍液、5%田安水劑5倍液、腐必清油乳劑2-5倍液、10度石硫合劑、30%腐爛敵可濕性粉劑20-40倍液、10%福?多涂布劑5-10倍液等。處理后20天再涂一次。敷泥法:用水和泥拍成泥餅,敷于病疤及其外圍5―8厘米范圍,厚3-4厘米,然后用塑料布或牛皮紙扎緊。此法宜在春季進行,次年春季解除包扎物,清除病殘組織后涂藥劑消毒保護。腳接和橋接:采用腳接和橋接,可以提高樹體對營養和水分的運輸能力,有利于樹勢的恢復,并能延長結果年限。此法在老果區應用廣泛,新果區可積極推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