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授粉樹的配置
蘋果樹為異花授粉結實樹種,若品種單一,往往授粉不良,開花而不坐果。為了使新建果園高產、穩產,園地選擇時,要合理配置授粉樹,并使其距離適宜,數量恰當。
(1)授粉樹的標準授粉樹的標準有如下幾種:
①與主栽品種授粉親和力強,最好能相互授粉。
②授粉品種花粉量大,與主栽品種花期一致。樹體長勢基本相似,如果是短枝型主栽品種,其授粉樹也應是短枝類型,如果是矮化砧,兩者也應相同。
③授粉品種果實質量好,開始結果早,容易成花,經濟價值高且經濟壽命長,最好與主栽品種成熟期一致。
(2)授粉樹的配置比例和距離主栽品種與授粉樹的配置比例一般為4―5:1,授粉樹缺乏時,最少要保證8一10:1。
主栽品種與授粉樹的配置距離應根據昆蟲的活動范圍、授粉樹花粉量的大小以及果樹的栽植方式而定。距離主栽品種以10~20米為宜,花粉量少的要更近一些。
(3)授粉樹的配置方式
授粉樹在果園中配置的方式很多,在小型果園中,果樹作正方形栽植時,授粉樹常用中心式栽植,即一株授粉品種周圍栽8株主栽品種。在大型果園中配置授粉樹時,應當沿著小區的長邊方向,按行列式作整行栽植,通常3~4行主栽品種配置1行授粉品種。在生長條件不很適合的情況下,例如有大風危害的地方,尤其是在高山區,授粉樹和授粉品種間隔的行數最好少些,而在該果樹的生態最適帶,特別是栽植能白花結實的品種,間隔的行數可以多些。
一般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分行栽植,有利于噴藥、采收等管理。但密植園,由于樹行形成樹墻,蜜蜂喜歡順行飛行,這樣將授粉品種栽植在主栽品種的行內更有利于授粉。
另外,要注意有些品種為多倍體,如喬納金、陸奧、世界一、北斗,因?其自身花粉發芽率低,配置授粉樹時,最好選配2個品種,除滿足多倍體品種授粉需要之外,二者還能相互授粉。
栽植小區
為了便于管理和有利于果樹生長,果園常劃分為若干個作業區,或稱小區。小區的劃分要根據園地實際情況來確定,必須兼顧“園、林、路、渠”進行綜合規劃。小區的大小因當地的地形、地勢、土壤及氣候等自然條件而定。山地自然條件差異大,灌溉和運輸不方便,小區面積宜小,一般1―4公頃為一小區;平原、高原、地勢平坦的地帶,小區面積可大至6~12公頃。平地的小區不能太小,否則,道路和排灌渠道占地太多,土地利用率低。小區的形狀通常以長方形為宜,其長邊與短邊的比,可為2:1或5:3―5:2,其長邊即小區走向應與防護林的走向一致,可減輕風害。小區的劃分、設立,既要考慮耕作的方便,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使小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能刻意追求規模,為小區連片而大興土木,造成水土流失。山區、丘陵宜按等高線橫向劃分,平地可按機械作業的要求確定小區形狀。例如,用滴灌方式供水的果園,小區可按管道的長短和間距劃分;用機動噴霧器噴藥的果園,小區可按管道的長度而劃分。原有的建筑物或水利設施均可作為栽植小區的邊界。也可按承包戶、組、隊所承包的面積劃分栽植小區。
水土保持
防止山坡地土壤的沖刷,避免土壤流失以增強地力的水土保持工程,過去主要有梯田、撩壕、魚鱗坑等。
(1)梯田
主要由梯壁、梯面兩部分組成,邊埂及背溝都系附屬部分。梯壁可為土壁或石壁。梯田面的寬度、梯田壁的高度與坡度及土質有關。在壟的外坡栽植果樹。
(2)撩壕
遼寧錦西喂牛廠果農對撩壕的主要經驗是“找好水平,隨彎就勢,平高墊低,通壕順水”。又主張“小樹壕小,大樹壕大,先栽樹后撩壕或先撩壕后栽樹皆可”。
(3)魚鱗坑
是僅在栽植果樹的地點修筑的,其結構似一般的微型梯田。魚鱗坑適于坡度過陡、地形復雜、不易修筑梯田或撩壕的山坡。魚鱗坑是以株距為間隔,沿等高線測定栽植點,并以此為中心,由上坡取土墊于下坡,修成外高內低的半圓形土臺,臺面外緣用石塊或土塊堆砌。在筑魚鱗坑的同時,可以以栽植點為中心挖穴,填人表土并混入適量的有機肥料,而后栽植果樹。
排灌系統
渠道灌溉、噴灌、滴灌方式。生產上常用的是渠道灌溉,其優點是投資小,見效快;缺點是費工,水資源浪費大,易引起土壤板結,特別是長畦大漫灌,水土肥流失嚴重,同時又降低地溫;滴灌可以避免渠道灌溉的缺點,但一次投資大;噴灌的投資和效益介于渠道灌溉和滴灌之間。從蘋果生產的發展看,發展滴灌、噴灌更經濟,山地果園用噴、滴灌可以不用造梯田,平整土地,輔之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可節省非常大的投資。
(1)渠道灌溉
渠道由主渠道和支渠道組成。渠道的深淺和寬窄應根據水的流量而定。平地果園的主渠道與支渠道呈“非”字形,山地果園支渠道與主渠道呈“T”字形。渠道的長短按地形、地塊設計,以每塊地都能澆上水為準。山地果園高差大的地方要修跌水槽,以免沖壞渠道,渠長超過100米時,比降要保證在0.3%~0.5%之間。無論山地還是平地,都要注意防滲漏。
(2)噴灌
噴灌是在一定壓力下,把水通過管道和噴頭以水滴的方式噴灑在果樹上。噴頭高于樹高,水滴自上而下類似下雨,該法較渠道灌溉節約用水50%以上,并可降低冠內溫度,防止土壤板結。噴灌的管道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動的。活動式管道一次性投資小,但用起來麻煩。固定式管道不僅用起來方便,而且還可以用來噴藥,起到一管兩用的作用。即使噴藥條件不具備,也可以用于輸送藥水。尤其是山地果園,在不加任何動力的情況下,就可以把藥水送遍全園。
(3)滴灌
滴灌是通過一系列的管道把水一滴一滴地滴人土壤中,設計上有主管、支管、分支管和毛管之分。主管直徑80毫米左右,支管直徑40毫米,分支管細于支管,毛管最細,直徑10毫米左右,在毛管上每隔70厘米安一個滴頭。分支管按樹行排列。?每行樹一條,毛管每棵樹沿樹冠邊緣環繞一周。滴灌的用水比渠道灌溉節約75%,比噴灌可節約50%。
土壤透氣性良好的果園,排水渠道可與灌溉渠道結合起來。鹽堿地、黏土地應單設排水渠道,要深而寬,為排水洗鹽(堿)改良土壤用。平地果園排、灌兩者合二為一,澇時排水,旱時灌溉;澇洼地果園,每一個行間都要挖寬而深的排水溝,溝深和寬視澇洼程度而增減,最終把果園整成“臺田”;山地果園挖好堰下溝,防止半邊澇。
防護林帶
防風林可以降低風速減少風害,增加空氣溫度和濕度,促進提早萌芽和有利于授粉媒介的活動。在沒有建立起農田防風林網的地區建園,都應在建園之前或同時,營造防風林。那種認為防風林占地、無用的想法是錯誤的。
防風林帶的有效防風距離為樹高的25―35倍,由主、副林帶相互交織成網格。主林帶是以防護主要有害風為主,其走向垂直于主要有害風的方向,如果條件不許可,交角在45°以上也可。副林帶則以防護來自其他方向的風為主,其走向與主林帶垂直。根據當地最大有害風的強度設計林帶的間距大小,通常主林帶間隔為200―400米,副林帶間隔為600―1000米,組成12~40公頃大小的網格。
山谷坡地營造防風林時,由于山谷風的風向與山谷主溝方向一致,主林帶最好不要橫貫谷地,谷地下部一段防風林,應稍偏向谷口且采用透風林帶;這樣有利于冷空氣下流;在谷地上部一段,防風林及其邊緣林帶,應該是不透風林帶,而與其平行的副林帶,應為網孔式林型。
防風林的結構可分為兩種:一種為不透風林帶,組成林帶的樹種,上面是高大喬木,下面是小灌木,上下枝繁葉茂。不透風林帶的防護范圍僅為10―20倍林高,防護效果差,蘭般不選用這種類型;另一種是透風林帶,由枝葉稀疏的樹種組成,或只有喬木樹種,防護的范圍大,可達30倍林高,是果園常用的林帶類型。
林帶的樹種應選擇適合當地生長、與果樹沒有共同病蟲害、生長迅速的樹種,同時要防風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林帶由主要樹種、輔佐樹種及灌木組成。主要樹種應選用速生高大的深根性喬木,如楊樹、洋槐、水杉、榆、泡桐、沙棗、樟樹等。輔佐甲種可選用柳、楓、白蠟以及部分果樹和可供砧木用的樹種,如山楂、山丁子、海棠、杜梨、桑、花椒、文冠果等。灌木可用紫穗槐、灌木柳、沙棘、白蠟條、桑條、檉柳以及枸杞等。結合護果的作用,林帶樹種也可用花椒、皂角、玫瑰花等。
林帶的寬度,主林帶以不超過20米、副林帶不超過10米為宜。其株行距,喬木為1.5米X2米,灌木為0.5~0.75米X2米,樹齡大時可適當間伐。
林帶距果樹的距離,北面應不小于20~30米,南面為10―15米。為了不影響果樹生長,應在果樹和林帶之間挖一條寬60厘米、深80厘米的斷根溝(可與排水溝結合用)。
道路、包裝場和建筑物
道路應以建筑物為中心,便于全園的管理和運輸。道路由干路、支路和小路組成。干路貫穿全園,并與公路、包裝場等相接。山地果園的道路可呈“之”字形繞山而上,上升的坡度不要超過7°。干路路面寬6―8米。支路是果園小區之間的通路,需沿坡修筑,路面寬4―6米。小路又稱作業道,是田間作業用道,如行駛小車或機動噴霧器等,路面寬2米左右。
包裝場盡可能設在果園的中心位置,藥池和配藥場宜設在交通方便處或小區的中心。如山地果園,畜牧場應設在積肥、運肥方便的稍高處,包裝場、貯藏庫等應設在稍低處,而藥物貯藏室則應設在安全的地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