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東沂源縣張家坡鎮下河村的果農于秀全,近幾年來一直在做刨樹增產的文章。老于種了2畝9分地,原來栽了235棵蘋果,一直減到了現在的132棵樹,畝產卻增到了1萬多斤。別人都是密植增產,于秀全為什么減樹還能增產?
于秀全的蘋果,是樹齡二十多年的老果樹,樹形是傳統的大冠疏層形。當年為了早期產量,每畝栽了近80棵。隨著樹長,樹枝早已搭接,果園郁閉產量下降。如果改造樹形,必然要進行大殺大砍,技術不好掌握,效果也很難預計。思量再三,他決定去樹。
從2007年開始,他開始逐年間伐,凡是已經搭接的果樹,隔一棵都要刨去一棵,至今剩下了132棵。對剩下的樹于秀全在修剪上還是延續了大冠疏層的樹形管理,但因為樹空大了,樹冠得以充分擴展,生長勢也因為通風透光而得以緩和。現在進老于的園子看,樹行寬敞、樹下見光,打藥施肥行走方便。樹勢均衡,單株產量大大上升,果實品質也得以提高。去年,于秀全的園子套了9萬個果袋,產了3.4萬斤蘋果,因果子質量好,平均售價每斤1.7元。
近幾年,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于秀全的管理重點進一步轉向了合理施肥。他不再施用復合肥和控施肥,而是根據果樹不同生長期的養分吸收水平,分期施用不同品種的優質有機肥和單質化肥。
采用的施肥方案是,每棵樹按產100斤蘋果算,在果樹春季發芽前施入1斤尿素,7-9月底之間分兩次每次施入1斤硫酸鉀和0.3斤磷酸一銨,秋季采果后至少施入發酵的有機肥100斤并加入硝酸鈣0.5斤。生長期間,隨打藥多次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按此方案施肥后,老于的果樹夏季很少冒條,基本不用夏剪,也不用環剝,冬季修剪量也很少,僅是調整一下結果枝組。
老于的這套經驗,對于老蘋果產區的果農來說還是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因為這些地方的果農多數人所掌握的主要還是疏層大冠形果樹的修剪技術,在這種普遍管理水平情況下去冒然推廣一些蘋果密植的管理技術,群眾往往掌握不好而且還常會弄巧成拙。
現在各地的老蘋果產區果園郁閉普遍存在,通過大膽去樹加合理施肥,果農也不用過多改變自己的傳統修剪技術就能增產提質,對多數老果園來說確是一個改進管理的現實選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