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空間距離法簡稱間距法,即按照一定的距離留果。有經驗的果農多用此法,且較易掌握。其要求是,果與果之間應根據不同品種果個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嘎拉、元帥系短枝型品種,每15-20厘米留1個果,即果間距為15-20厘米;喬納金、秦冠等品種每20厘米留1個果;紅富士、世界一等品種每20-25厘米留1個果。當然,要根據樹齡、管理水平等適當增減。
二、以產定果法就是先根據品種、樹齡、樹勢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確定每畝產量(也可根據往年產量);再根據產量和單果重確定每畝留果量。如一般盛果期蘋果每畝產量應控制在3000-3500公斤。根據單果重,元帥系品種(單果重250克)留果量為1.2萬-1.4萬個;富士系(單果重300克)留果量為1萬-1.2萬個。然后再根據每畝栽植株數、各株的生長情況,具體確定每株的留果數量。
三、葉果比法即每株樹上的總葉片數與總果數之比。果實的生長發育主要依靠葉片合成的營養物質。為保證果實有足夠的營養,一般認為大果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50-60:1,小果型蘋果品種30-40:1,短枝型品種為30:1,矮化砧為30-40:1較為適宜。
四、枝果比法一般蘋果樹每個枝條平均具有13-15片葉,按3-4個枝條留1個果,可保證每個果占有40-60片葉。因此,大果型品種的枝果比約為4-5:1,中、小果型品種為3-4:1較適宜。
五、干周計算法即根據干周確定植株適宜的留果量。計算公式為y=0.025xC2。式中y為中庸樹單株留果量(公斤),c為主干中部干周長(厘米)。此公式適用于初果期至盛果期管理較好的樹。旺樹和弱樹可在所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適當增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