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藍甜5號是浙江勿忘農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科研中心于1998年從國內外甜瓜品種雜交后代中,經過5代定向選育而成的網紋甜瓜新品種。
1、品種特性
網紋中粗,形成極其穩定。坐瓜容易,坐果后55天左右成熟,果實稍高圓形,單果重1.2―1.8公斤,產量高。瓜皮淡綠色,果肉橙色,肉質細膩,脆甜,風味好,可溶性固形物16%左右,皮質硬,耐貯運,貨架期長。耐寒、耐暑,適宜保護地栽培,春秋可播,杭州地區春季于1月上中旬至2月上旬播種,成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秋季于7月初播種,11月底成熟。每畝產2500公斤左右。
2、栽培技術
浙江網紋甜瓜種植地區適宜采用連棟塑料大棚半立架栽培。
播種育苗。(1)育苗土準備:育苗土宜用優質水田土或5年未種過瓜菜的砂壤土。(2)浸種:將種子浸入55―60℃的熱水中,快速攪拌15―20℃分鐘,自然冷卻至30℃保溫浸種2―3小時h,瀝去多余水分,于28―30℃常規保溫催芽36小時至種子露白。(3)苗床準備:育苗床擬選建在大棚內。床底縱向鋪設規格為500W或1kW地熱線,苗床小拱棚每隔3―4米掛60W燈泡1只,用于寒潮侵襲時加熱增溫。育苗床上置直徑8厘米或10厘米育苗缽1700―1800只。播種前2天將育苗缽裝入3/5的育苗土,整齊緊密排列在苗床中,澆足水,當育苗土水分自然瀝干至60%―65%時播種,在苗缽上蓋緊地膜保溫。苗床土溫控制在30℃左右。(4)苗床管理:播后2―3天可選擇晴暖天上午及時揭去地膜。日溫低于20℃時要及時展開大棚保溫膜,開啟小拱棚增溫燈。出苗后苗床溫度白天控制至24―26℃,夜間20―22℃,嚴防產生高腳苗。幼苗澆水應分育苗缽逐個小水細澆。澆水量據天氣及幼苗大小而定,以利促根健苗。
移栽定植。作畦應在移植前20天完成。畦寬1.1米,畦高0.4米,溝寬0.5米。一般每畝施入腐熟豬或牛糞肥0.0015―0.002公斤,菜子餅50―100公斤,三元復合肥25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作基肥。精細耙平畦面后,可酌情細水噴灌或小水溝灌1次,2―3天后每畝挖穴1400―1700穴,每畦種2行。然后覆蓋2米m寬黑白反光地膜。當苗3―5葉,可擇晴天按幼苗大小分別移植。
田間管理。(1)搭架:連棟大棚宜采用竹架和塑料繩架。(2)整枝扶蔓:整枝、摘心必須在晴天進行,采用單蔓整枝。通常當瓜蔓長0.2米,5―6葉后,可逐次抹掉腋芽側枝,蔓1m后宜進行行間瓜蔓相對引蔓上架。第15―17節位是該品種最佳“候選瓜”區位。候選瓜的子蔓留2葉摘心。主蔓第28―30節摘心,頂部保留1―2個子蔓。(3)授粉留瓜:雌花開放時,在上午采摘當日開放異株健壯雄花,去掉花瓣進行人工授粉,隨即做好標記,以確定收獲日期。首次疏瓜,選留2―3個柄粗、色澤鮮亮的幼瓜;第2次疏瓜,挑選生長速度快、形正、無病無蟲口的幼瓜。(4)水肥管理:當瓜蔓長到0.3―0.5米時,蹲苗促根4―5天。植株長到1.2―1.5米后,清晨葉片吐水較重,要加強通風排濕。“候選瓜”開花至坐瓜期不宜灌水,只要維持土壤含水量在65%―75%即可,定瓜之后可在株間每畝追施硫酸鉀15公斤。膨瓜期是網紋甜瓜需肥水量最大的時期,也是網紋形成期,此期土壤含水量80%―85%最為適宜。成熟后期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50%―60%,防止2次網紋或重疊網紋及裂瓜。
病蟲害防治。春播網紋甜瓜常見病的引發以高溫、弱光、郁閉、氮肥過量或缺肥為主因,而這些病害的病源病主要是借助灌溉水或泥水濺射傳播蔓延,病害預防主要措施交替使用對癥殺菌劑擇晴天噴霧或在植株基部附近澆灌。病毒病大都由蚜蟲及傷口汁接觸傳染。早春棚內的綠葉與溫暖對害蟲存在一定的誘惑力,可在整枝時留意捉除幼蟲。清明后,棚內株高葉茂,菜粉蝶、斜紋夜蛾、斑潛蠅、瓜薊馬、瓜蚜相繼增多,應及時擇藥噴殺。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源,是甜瓜重點防治對象,從出苗至始花,應精心防治4―5次。
采收。春播成熟期在授粉后55±3天。當早晨無風時,走進大棚感覺到微略清香,瓜蒂開始呈現龜裂說明瓜已接近九成熟。這時可選擇外形具有代表性、同日授粉的瓜1―2個,縱切剖開,考察瓜的成熟程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