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西瓜冷床育苗技術主要靠太陽輻射為能源,建造容易,耗能少,成本低,管理方便,適于大面積應用。但西瓜冷床育苗技術易受天氣和環境條件限制,播種不宜過早。西瓜冷床育苗既可直接采用平畦小拱棚薄膜覆蓋,也可采用陽畦育苗。尤以后者應用最多。
1.床址選擇床址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受光良好,水源較近,且有10年以上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塊。據此,苗床可建在寬闊的農院,也可建在瓜田附近,以便管理。
2.劃定苗床面積西瓜育苗多采用7X7平方厘米營養缽育苗,這樣每平方米苗床育苗200株,按每公頃栽種15000株,再加上20%預備苗計算,每公頃需育苗床90平方米。一般苗床寬1.2~1.5米,長7米為宜,每畦可供約0.07公頃瓜田用苗,并保證挑選優良壯苗之用。
3.建造苗床苗床應坐北向南,東西延長,先整平畦面,后在北側架設1.5~2米高風障,風障材料宜就地取材,玉米秸、高粱稈、蘆葦、稻草等均可。建造苗床時,先壓實地面,然后根據苗床大小劃線挖土。苗床深18~20厘米,苗床底部要鏟平,床壁順直,床土要夯實。采用壘砌法夯實床框,一般北框高35~40厘米,南框高15~20厘米,東西框與南北框自然相連,呈南低北高斜坡。苗床建好后,在其上架設竹竿,后鋪設塑料薄膜,壓緊壓實,烤地備用。為加強防寒保溫作用,夜間再覆蓋草柵,薄席或棉被,防止冷風侵襲,減少熱量散失。
4.床土配制床土也叫營養土或培養土,是為了滿足苗期幼苗生長發育對土壤礦質營養和水分的需求而特異配制的。培養土要求疏松透氣,保水保肥力強,富含各種養分,無病蟲害。一般用田土和有機肥料配制。田土應是多年未種過西瓜田里的肥沃表土;有機肥料則用腐熟的豬圈糞、羊圈糞、雞圈糞等優質圈糞。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田土與各種有機肥應事先備好,并曬干,搗細,然后用2分孔徑的鐵篩子分別過篩,按所需比例充分調勻。營養土配制因土質、肥料種類、肥料質量不同,比例可適當調整。若營養土過于松散,應適當添加粘土,相反,若偏粘,則加細沙或腐熟稻殼較好。為促進幼苗生長迅速,每立方米營養土加過磷酸鈣1公斤,硫酸鉀0.5公斤。為防治地下害蟲地蛆、蠐螬等危害,可將50%鋅硫磷1000倍液噴灑于營養土上并充分拌勻。
5.營養土塊及營養缽的制作營養土塊又稱營養土方,制作方法為:先在苗床底部撒草木灰或河沙,以利日后起苗方便,后填充營養土,厚度為9~12厘米,踏實、耙平。播前澆透水,當水滲后,按7X7或8*8厘米切成小方塊,縫隙間撒些細砂土或草木灰,防止土方重新粘接。方塊切好后可直接在中間播種。該法簡便省工,經濟實用。但移栽時易散坨傷根,定植后緩苗較慢。
為克服營養土塊的不足,近年來各地廣泛使用營養缽。北京塑料廠、石家莊塑料廠、無錫塑料廠等均推出各種規格的育苗用塑料缽。其形如花盆,上大下小。西瓜育苗多采用高l0厘米左右、上口內徑7~l0厘米左右的營養缽。塑料缽雖一次投資較大,但可連續使用多年,便于運輸,育苗效果好,適于系列化育苗及工廠化育苗。此外,農家就地取材,用廢舊報紙制作營養紙袋,效果也較好。做法是:用盛500毫升生理鹽水的瓶子做模,滾粘成直徑8厘米、高10厘米的紙簡。播種前一天將配制好的培養土裝袋,紙袋應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碼齊擺緊,袋間縫隙填充濕細土,后用噴壺灑透營養土,再蓋―上塑料薄膜,密閉增溫,等待播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