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山地、丘陵多占全市總面積的90.87%,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50~1100m,氣候溫暖濕潤,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種植西瓜的農產越來越多,西瓜面積也隨之增加,已成為不少山農收入來源之一。但在西瓜生產中,尤其是剛種3~4年的瓜農,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準種植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因而在生產中造成不應有的損失。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根據近4年來,瓜農咨詢內容和實地察看情況,及所采取相應措施和跟蹤服務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認為本市西瓜在栽培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大方面問題,同時提出相應措施,以供瓜農參考。
1、栽培技術上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措施
1.1品種選擇不對路現在市場銷售的西瓜品種較多,不少瓜農不知種什么品種好,能賺錢,要么跟商家走,要么跟朋友走來選擇西瓜品種,對所種植西瓜的特征特性與適應性根本不了解,往往因選擇品種不對路,造成減產,達不到所期望的效益。我們本地常規栽培西瓜,以選擇大型瓜品種為主。一般于3月上中旬播種育苗,4月上中旬移栽,5月上中旬開始開花授粉。但到了4月底至5月份這期間,已進入霉雨季節,此時陰雨連天,雨量多,濕度大,光照弱,這種氣候條件,嚴重影響西瓜正常授粉坐瓜,即使坐住,也易產生化瓜現象,因此不少瓜農上門或來電反映坐不住瓜、化瓜,怎么辦。對這種氣候條件,應選擇高座果率、抗病、耐濕、豐產性狀好,并經過近年來試種、推廣成功的優質大型瓜品種為主栽品種,如慶發系列8號、12號、西農8號、景龍寶等,有條件的瓜農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雙膜栽培措施提早種植,或延遲播種期讓西瓜開花授粉期避開雨季,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好收成。除此之外,早春保護地栽培或秋播西瓜應選擇早熟、抗病性強、易座果、抗裂、質優的小型瓜品種為主,如黑美人、小風、和平、新蘭等,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總之,瓜農無論在什么地方種西瓜,除了根據當地消費者喜歡的色澤、大小外,還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地勢決定種什么品種,不要盲目亂種,要因地制宜選好推廣品種,適時播種,提高座瓜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1.2耕作粗放種植壟或畦子內外土塊多,沒有精耕細作,移栽的瓜苗有的懸在空中,使根部未與土壤密接,造成瓜苗長勢弱,次生根極少,類似老小苗或死苗,建議瓜農要想種好西瓜,就得精耕細作,把種植壟或畦子面整平搞細,為瓜苗提供可靠的土壤基礎,促進瓜苗健壯生長,為豐產奠定基礎。
1.3肥料施用不當一是有機肥(雞大便)沒有充分熟透,就施人栽培壟或畦內。往往在瓜苗定植后,癥狀就表現出來。這是由于此時溫濕度較大,加上地膜覆蓋,未腐熟的有機質產生大量的熱量,將瓜根燒傷,輕者形成老小苗,重者造成死苗。二是底肥、鉀肥不足。當地不少瓜農投入的底肥少,尤其是優質有機肥和鉀肥少,表現葉片不亮、色澤差,果實膨大速度慢,品質較差,肉質不脆不甜。三是追肥不當由于底肥不足,不少瓜農重視前期追肥,一般從定植到坐瓜前追施3~4次薄肥,通常以氮肥為主,導致植株瓜蔓細、葉片薄的長勢;坐果后不追肥或少追肥,造成坐果后期瓜蔓出現脫肥現象,影響瓜的快速膨大。建議瓜農根據品種、產量的需肥量投入,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高產地塊:一般每667平方米集中施入商品有機肥150kg~200kg或撒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料1500kg或腐熟的雞糞750kg,硼砂1~1.5kg,磷肥50kg、氮肥、鉀肥以三分之二的肥料作為底肥(一般施入45%三元復合肥50kg作底肥),其余分三次追施,一是薄施定植緩苗肥,以氮肥為主,澆施腐熟尿水或尿素溶液,促進瓜苗生長;二是追施伸蔓肥,即伸蔓初期每667平方米澆施45%三元復合肥10kg、尿素5kg或10%腐熟尿水的混合液;三是重施瓜膨大肥,即在瓜坐住后已脫絨毛比雞蛋大時,每667平方米穴施45%三元復合肥25~35kg;四是在瓜膨大中后期可根據瓜蔓長勢,結合噴施農藥時噴施葉面肥或0.2%硼砂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以保證瓜膨大所需要的養分,避免脫肥;山壟地種西瓜,每667平方米施肥量較高產地塊相對少些。
1.4整枝打叉不及時當地瓜農大部分采取雙蔓、三蔓整枝方法來調節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但也有不少瓜農圖省事沒有安要求及時整枝打叉或不整枝(山壟地)、不理蔓,導致蔓雜亂無章,莖葉生長很旺,嚴重影響坐瓜率和瓜的膨大速度,表現瓜的大小不理想,小瓜多,而且由于通風不良易感染病害。西瓜整枝打叉是西瓜生長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直接關系到西瓜的產量和效益,不可忽視。因此,建議瓜農根據品種要求,及時整枝、理蔓、打叉,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當瓜進入膨大期后,對于旺長的瓜蔓,適時用土壓蔓并摘心,抑制其營養生長,來保證瓜膨大所需要的養分,以此提高單瓜重和品質。
1.5人工授粉不習慣因本市常規種植西瓜開花期一般處于多陰小雨天氣,嚴重影響授粉坐瓜,大部分瓜農能抓緊時間及時授粉,但也有少數瓜農不習慣人工授粉,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授粉的重要性,對坐瓜實行粗放管理,表現坐瓜節位高,小瓜多,產量低,效益較差。建議這部分瓜農,一定要掌握準人工授粉技術,堅持人工授粉。通過授粉一是提高坐瓜率,二是促進瓜膨大,提高商品性,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
2、病害防治技術上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措施
2.1病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根據詢咨情況來看,不少瓜農沒有提前預防各種病害的習慣,都是病害已發生或普遍發生后才采取應急防治措施,雖然有點防效,但還是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第二隨意加大農藥濃度,產生藥害,影響瓜蔓正常生長。第三配劑藥液不均勻尤其是粉劑。第四對植株噴施藥液不均勻,尤其是瓜進入膨大期間,因噴藥不均勻,導致炭疽病和蔓割病、蔓枯病的蔓延,影響瓜的產量和品質。
2.2采取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發現病情及時對癥下藥。
2.2.1農業防治第一合理輪作,避免重茬,以選擇前茬為水稻,地勢高、不積水的沙壤地最好。第二土壤消毒,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撒施75kg石灰,整畦時再撒施2kg敵克松。第三適時播種,培育壯苗。第四合理密植,雨后及時排漬,控制田間濕度。第五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中心病株,并在病株周圍進行消毒。通過以上農業措施一方面培育了健壯植株,提高了抗逆能力,另一方面減少了蚜蟲、飛虱密度和土壤病源菌,為其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從而大大降低了各種病害的發生和蔓延,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尤其是枯萎病和病毒病。
2.2.2藥劑防治第一種子必須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種子帶菌。近年來,西瓜早春發生病毒病,主要發生在伸蔓前期,根據實地察看情況,可以說主要是種子帶菌造成的。建議采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后用清水反復沖洗至干凈,再用清水浸種7~8小時后催芽,或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種8~10小時后,搓洗干凈再催芽。第二移栽前2~3天對葉面噴施75%百菌清800倍液或其它保護性殺菌劑,可有效預防地上部病害的發生。第三移栽時結合澆定根水加入50%敵克松800倍液,可有效預防枯萎病的發生。第四雨前或雨后都要噴施一次殺菌劑,以防病害隨著濕度的增加而發生或蔓延,此時葉面噴施農藥以保護性和內吸性殺菌劑相結合為宜。第五發現病情立即對癥下藥。根據本地農藥施用效果來看,可采取以下幾種農藥施用,可有效達到防治效果。
(1)病毒病若在移栽定植后10天~20天發生病毒病,馬上采用根澆和噴灑1200倍液病毒K或1500倍液安力克或逍毒立逃5天一次,連續使用3次,效果良好。
(2)枯萎病用50%多菌靈或敵克松500~600倍液加入愛多收4500倍液或8000倍液481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澆根,5天一次,連澆2次或用77%的可殺得600倍液澆根,7天一次,連澆2次,效果良好。一般在瓜膨大前期澆施3次,可以有效控制枯萎病的發生。
(3)疫病用疫霜靈800倍液或64%殺毒礬600倍液加入葉面肥進行噴施。
(4)炭疽病、蔓割病、蔓枯病用世高1000倍液或銅大師700倍液或77%的可殺得600~12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可有效防治這兩種病害。
2.2.3以上病害有時混合發生,噴施農藥時應交替使用,除了噴施銅制劑外,在噴施其它農藥時最好加0.2~0.3%葉用磷酸二氫鉀、硼砂的混合液或葉面肥。同時,葉面噴施農藥時,第一,配劑藥液時,一定要先配成母液,再稀釋成所需濃度。第二,一定要注意噴施濃度。一般地講,苗期濃度最稀,隨著植株的生長,耐藥力也增強,濃度可增圳,但不能超過植株的耐藥力,以免產生藥害。因此,瓜農一定要根據農藥說明書使用,掌握苗期、生長中后期,農藥的濃度應由低到高。如可殺得,在苗期使用濃度1200倍液,瓜膨大中后期可使用600~800倍液,注意在噴施銅制劑后,第二次噴藥時必須加葉面肥來調節植株生長活力。第三,葉而噴施農藥時,一定要均勻、噴透,尤其是坐瓜后、瓜蔓長滿地時,若噴藥不仔細,易引發炭疽病和蔓割病、蔓枯病的發生和蔓延,造成不應有的減產和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