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西瓜細菌性果實腐斑病,英文名BacterialFruitBlotch(簡稱BFB),是近年來國際和國內普遍發生的危險種傳病害,其病原菌是燕麥噬酸菌西瓜亞種,學名AcidovoraxaveflatsubspcitmlliWillemsetall(簡稱Aac)。
1發病癥狀
細菌性果腐病主要在西瓜和甜瓜植株的子葉、真葉和枝蔓、果實上表現癥狀。幼苗期,染病瓜苗的子葉首先出現水漬狀黃色小點,并伴有黃色暈圈,此后,隨子葉和真葉生長,沿葉脈擴展成黑褐色壞死斑、嚴重時,幼苗生長點亦干褐枯死。抽蔓前后,真葉上的水漬狀病斑將沿葉脈擴展成暗棕色角斑或不規則壞死大斑。若清晨露水重(濕度大)時,葉背上的病斑將會分泌出菌膿,干涸后成灰白色菌膜,殘留葉上,十分醒目。病葉枯黃很少脫落,葉柄、枝蔓上亦會染病。果實發育期,病果首先在果皮上出現直徑幾毫米的水漬狀凹陷斑點,此后病斑迅速擴展,邊緣不規則,呈暗綠色,后逐漸加深成褐色,果面病斑擴大匯成片狀大斑塊病區,這時病原菌向內滲入果肉,果實出現腐爛。嚴重時,果實表面病斑出現龜裂,并溢出粘稠、透明、琥珀色的菌膿,不堪食用。病果中的細菌亦侵染種子,并通過種傳蔓延。
2傳播途徑及流行條件
傳播途徑:病原菌主要潛伏在帶菌的西瓜、甜瓜種子中,借助種子銷售流通傳播。同時,也不排除土壤和空氣帶菌及病殘體越冬傳播的可能性。此外嫁接育苗時,通過切口、污染的刀具、育苗盤、嫁接工人的手指等均會加重病原菌的傳播。西瓜、甜瓜生長期中噴灌、降雨等環境條件也能促進病原的傳播。采種時陰天濕種子長期暴露不干,也為細菌入侵提供了絕佳機會。
流行條件:第一是病原菌的存在,如帶菌的種子、土壤及病殘體。第二是高濕的發病環境,嫁接后傷口愈合期的密閉保濕最易發病。第三是感病的種類和品種,如品質優良的哈密瓜和無籽西瓜均易感病。
3防治措施
①加強種子檢驗、檢疫、嚴防疫區種子(國內外)進入無病區。種子檢驗應在雜交率(純度)、發芽率等檢測項目之外,要增加西瓜、甜瓜細菌性果腐病帶菌率檢測,可采用苗期鑒定或實驗室(ELISA和PCR)鑒定方法。
②創造無菌種子生產基地,從選地、不帶菌親本種子入手,全生長期監控BFB病害,采種時快速烘干,種子消毒、包裝、入庫。
③嫁接苗場要十分注意清潔消毒,選用不帶菌種子,改進傷口愈合期的管理,杜絕噴灑水保濕的習慣,改為苗盤下流水補給。
④瓜苗生長期加強藥劑防治,銅制劑(如可殺得)噴灑防治BFB是有效的。
⑤各地種子公司和西瓜、甜瓜生產農戶都要按照《細菌性果腐病防治規程》制定出本地區、本部門的防病方案及計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