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國慶節前后上市的小型秋西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價格一直在5元/千克上下。利用現有的大棚設施,適當發展秋西瓜栽培,有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將小西瓜秋延后相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秋西瓜栽培宜選用優質、高產、耐高溫高濕、雌花著生較密、坐果能力強、果皮堅韌耐貯藏和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如秋紅蓮、秋紅玉、黑晶、黃小玉等,此類西瓜單瓜重1.5~2千克,每畝產3500~4000千克。
2.栽培技術。①適期播種,營養缽育苗。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均可播種,育苗宜在大棚外高燥通風處另設防蟲網小拱棚內進行。中秋、國慶上市的宜適當早播,遇上夏秋季雨水多的年份,花期盡量避開陰雨天,以防坐果率下降,果實膨大受阻,導致減產減收。營養缽育苗,1缽1粒,播后在防蟲網小拱棚上加蓋遮陽網降溫保濕,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齊率。當出苗率達50%以上時,應及時揭去遮陽網,使苗體充分受光,防高腳苗,清晨人工除帽。視墑情及時澆水,澆水宜在清晨或傍晚缽土涼后進行,少次多量,一次澆透。
②及時定植。定植宜選在傍晚或陰天進行。苗齡10~15天,2葉1心時定植。移栽前一天噴廣譜性農藥防病,可用藥劑有百菌清、托布津、多菌靈等。移栽當天清晨營養缽澆透水,以防移栽時苗土散裂。移栽密度為1500~1800株/畝。邊移栽邊澆好活棵水,移栽完畢,栽培畦澆透水,并覆蓋地膜,地膜要與畦面盡量貼緊,尤其是苗體周圍薄膜要壓實,不留風口。緩苗期若遇高溫強光照,宜加蓋遮陽網,緩苗后及時揭去。
③肥水管理。秋后西瓜生育期短,對肥料要求集中,基肥和追肥均以速效肥為主,基肥宜在整地前撒施后耕翻入土,畝施充分腐熟的豬欄肥3200千克和復合肥70千克(氮、磷、鉀各含15%)。追肥在定瓜后進行。當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疏瓜定瓜,并結合灌水及時追施膨瓜肥,畝施復合肥30千克。果實膨大期可結合防病治蟲,于晴天下午或傍晚追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2~3次,濃度為0.3%,一周1次,可提高西瓜品質,促早熟。持續高溫干旱天氣,畦面發白時及時滴水灌溉,遇大風、暴雨應及時放下大棚膜圍裙閉棚。
④植株整理。采用吊蔓、雙蔓整枝。整枝宜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除主蔓和所留子蔓外,坐果前及時打掉其余側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控制植株營養生長,以保證坐果。坐果后一般不再整枝,若發現植株營養生長過旺,側枝和主蔓適當打頂,以利果實膨大。
⑤授粉留瓜。夏秋栽大棚西瓜,須人工授粉,時間在6∶30~11∶00,陰雨天稍遲。授粉時涂抹在柱頭上的花粉要均勻,務必使雌花、雄花不沾露水。授粉后做好授粉標記。授粉后3~5天檢查幼果是否坐穩。一般選主蔓15節以上雌花授粉,每株授粉2~3朵雌花。子房大、花瓣大、果柄粗而長的易坐果,瓜個大,品質好。夏秋栽西瓜留瓜節位適當高一些,有利于獲得高產,一般宜在主蔓18~20節留瓜。待瓜坐穩后,每株選留果形端正、果柄直而粗、符合品種特性的幼瓜1個,并及時吊瓜。開花授粉期間天氣晴好有利于坐果及果實膨大。若發現主蔓不易坐果,可在所留側蔓上同時授粉留瓜。
3.病蟲害防治。秋延后栽培西瓜生長正處于不良氣候條件下,容易受到各種病蟲為害。主要蟲害有蚜蟲、夜蛾、南美斑潛蠅等,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等,對各種病蟲害的防治均以預防為主,加強栽培管理,大棚內外嚴防雜草,病殘枯葉徹底燒毀,保持大棚內通風干燥是關鍵。一般宜每隔半月噴一次廣譜性藥劑防病,發現零星蟲害,及時噴藥加以控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