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西瓜嫁接是目前解決西瓜連作獲得高產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西瓜帶有生長點的莖尖部分嫁接在葫蘆科其它作物的帶根莖上,應用其根系吸收能力強且抗御土傳西瓜病害的特性實現西瓜的連坐增產。
1、砧木選擇:在華北地區,目前使用的砧木主要有南瓜類的白籽南瓜、白雪勇士等;葫蘆類的雜交品種如京欣砧、航興砧、超豐等;瓠瓜類的長白瓠瓜、圓弧瓜、雜交瓠瓜相生等。冬瓜類做砧木較少,主要有黑皮冬瓜、車軸冬瓜等。
2、嫁接技術與方法:西瓜和砧木育苗多數選在背風向陽、采光和保濕條件較好且利于加溫保溫的場所建溫室。通過嚴格控制溫室中的光、熱、水、肥條件培育適接壯苗。嫁接用的刀片、尖端鋒利的竹簽等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應用酒精消毒或加熱消毒。作業后,接穗與砧木嫁接部位要完全吻合,接口部位要用塑料帶或固定夾等進行固定以防脫接。嫁接的主要方法有:
(1)插接法:在西瓜幼苗子葉展開期及砧木真葉長出期,去掉砧木頂端真葉及生長點,用無毒竹簽斜向戳入1厘米深形成接口,接穗在子葉節下1―1.5厘米處,沿子葉伸長方向斜向向下削成1厘米的平直楔面,去掉根部,并將楔尖楔面向上與砧木斜口平貼插入砧木接口,同時保持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伸展方向相互垂直。插入接穗緊實后不用另行固定。
(2)劈接法:在砧木真葉長出期去掉砧木生長點,用刀片在兩子葉間向下劈入1―1.5厘米深形成接口,但不要過深以防砧木全部裂開。接穗在子葉節下1―1.5厘米處,在與子葉伸展方向一致的兩側各切一刀,形成1―1.5厘米雙面楔,并使雙方子葉相互垂直吻入砧木切口,然后固定。
(3)靠插接法:此法需將砧木與接穗植入同一缽體。當砧木適接時,去掉砧木生長點,在砧木子葉節下用刀片向下與莖呈45度角的方向切1厘米深、入莖1/2至2/3深的斜口,在接穗相應的部位向上切一同樣的切口,二者相互靠貼并使切口鑲嵌吻合,然后捆夾固定。
3、管理:為使嫁接苗迅速形成愈傷組織從而促使其成活,嫁接后1―3天,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6―28攝氏度,夜溫應保持在20―25攝氏度。為了防止陽光直射和高溫引起的蒸發失水,接后3天在遮光的同時苗層以上加蓋一層地膜,保持濕度在95%―100%。3天后,隨著接口愈合與遮蓋物的逐漸去除,地膜逐漸從兩側邊緣到全部敞開。4―5天后逐漸去掉遮光物并逐漸降溫,一周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攝氏度,夜溫控制在18―20攝氏度。在幼苗生長過程中,隨時觀察并去掉砧木葉腋萌生的新芽,7―10天后去掉靠插接苗西瓜的自生根,去掉固定帶和固定夾。嫁接苗一般25―30天后達到4片左右真葉,此時選晴好天氣進行移栽。移栽前一周使苗棚溫度白天降至22―24攝氏度,夜間降至13―15攝氏度進行煉苗,控溫不控水,以提高移栽后瓜苗的適應性,促使緩苗快,生長迅速。
4、嫁接苗容易出現的問題:
(1)“假活”現象:即急性凋萎,其癥狀主要表現為:白天葉片萎蔫,夜間略有恢復,以后逐漸加重,甚至整株死亡。此現象多發生于西瓜植株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時期,屬生理性病害。接穗插入砧木過深,二者愈合部位少,苗期地上部需氧量較少,植株能夠正常生長。當植株進入坐果期,地下養分不能及時補充地上部因蒸發作用引起的消耗時,植株即發生萎蔫。
(2)“掉頭”現象:植株在倒苗或移栽過程中,接穗與砧木脫離,即“掉頭”。此現象的發生是由于接穗插入砧木淺,二者結合不緊實,移苗時稍不注意就會使其分離。
因此,在嫁接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接穗與砧木嫁接部位對應適度,使傷口愈合好,從而生產出健壯的嫁接瓜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