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每年4―5月是各種西、甜瓜銷售的黃金季節,不僅產品少,價格貴,而且氣溫逐漸升高,市場消費量大。根據浙江的氣候特點,能在4月份上市的西、甜瓜通稱為特早熟栽培。而西、甜瓜特早熟栽培成敗的技術關鍵是能否在全年氣溫最低的1月份育成有4-5片真葉的健壯大苗,2月初大地回春時及時移栽。2年來,余姚市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采用“三棚五覆蓋”輔以地熱電加溫線和人工補光綜合技術,成功地解決了西、甜瓜育苗難題,并且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促進了西、甜瓜特早熟栽培生產的發展,F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1“三棚五覆蓋”的方法(1)“三棚”就是育苗場地用大棚套中棚,中棚套小棚。園區采用寬7米、高3.5米的鋼管棚作大棚,寬6米、高2.5米的鋼管棚作中棚,其內再用寬1.2米、高60厘米的毛竹拱棚作小棚。大、中棚兩側均裝搖膜桿和搖膜手柄,以便及時通風換氣。小棚則用2米長小竹條搭成弓形覆蓋在苗床上。如果沒有7米寬的鋼管棚,也可用6米寬的鋼管棚作大棚,用7.5米長、寬5厘米的毛竹片彎成弓形插入土中搭成5米寬的毛竹棚作中棚。由于毛竹棚固定薄膜比較困難,因此采用單邊通風,即靠西的一邊用泥土壓住,靠東的一邊安裝兩道卡槽。方法是用電鉆在毛竹弓桿與鐵皮卡槽上打5毫米的小孔,用平頭螺絲將卡槽與弓桿固定,然后用卡簧將蓋膜固定在上卡槽上,下卡槽上裝一道裙膜。這樣,邊膜能隨時掀起通風,放下保溫。(2)”五覆蓋”就是大、中棚各用一層多功能無滴大棚膜作覆蓋膜。注意一定要用新膜,以利透光。另外晚上再在小拱棚上覆蓋一層黑色無紡布,無紡布上覆蓋一層地膜,地膜上再覆蓋一層黑色無紡布保溫,最里一層無紡布除保溫外,還起到吸收水分,降低苗床濕度的作用。這3層覆蓋物白天揭,晚上蓋。當白天棚內溫度低于15℃時,要在小拱棚上覆蓋透明地膜保溫,保證苗床溫度不低于15℃。2電加溫線及補光燈的設置與安裝(1)電加溫線的設置及安裝電加溫線主要用于晚上及陰冷白天的熱能補充,滿足瓜類種子萌芽及生長發育所需的最低熱量。應用電加溫線增溫具有潔凈方便、升溫速度快的優點,但一般成本要高于其他熱源。然而,通過“三棚五覆蓋”技術的應用,再加上用控溫儀進行分床溫度管理,育苗用電成本仍可得到較好的控制。根據2000-2001年冬春季2萬余株苗的成本測算,平均每株苗耗電費0.10元左右(如果當地實行峰谷電分時計費,用電成本還可降低20%)。電加溫線采用上海農機研究所實驗廠生產的地熱電加溫線,型號DV21012,功率1000W,長120米。筑溫床的具體方法是挖南北長15米、寬1.2米、深20厘米的坑床,坑底鋪一層薄膜,膜上放約4厘米厚的干木屑,木屑上再鋪一層薄膜,膜上排布電加溫線。每床用電加溫線2根,每平方米功率約120W,并聯連結。布線平均間距8厘米。具體布線時床兩邊間距小一些,中間大一些。以使床內熱量分布均勻。布線后再在線上覆蓋2厘米厚的細泥,蓋沒電加溫線,其上即可擺放營養缽。每床可擺放10厘米×10厘米營養缽3000-3300只左右(30米長大棚可設置6床,育苗約2萬株),然后將電加溫線與控溫儀接通,即可實現床溫的自動控制。(2)補光燈的應用與設置人工補充光照是育苗期間碰到災害性天氣時的臨時措施。當幼苗真葉展露后,如遇3天以上連陰雨天時,就要進行人工補光。具體方法是用100W白熾燈,間距為3米,離地高度為80厘米,從每天早上8∶00至下午4∶00開燈補光。3苗床的溫、濕度控制及幼苗管理(1)溫度的管理地熱電加溫線要分床控制,嚴格按照“二高二低”原則管理苗床,即出苗前晝夜控制在28-32℃,幼苗出土后白天20-25℃,晚上16-18℃。當子葉平展、真葉露心時,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8℃左右。定植前5―7天停止加溫,并逐步撤去小拱棚膜低溫煉苗。溫度管理中重點是防止出現高腳苗,60%的種子子葉出土后,要立即通風降溫。在大、中棚雙層覆蓋的晴天,上午9∶00即可達到20℃,11∶00至下午2∶00會達到30℃以上。如不及時通風,會使幼苗的下胚軸徒長而造成高腳苗。(2)濕度的管理由于地熱電加溫線的使用,常會造成棚內苗床空氣濕度過大。濕度過大的結果是,當棚內溫度高時,幼苗易徒長;而當棚內溫度低時,會引起幼苗猝倒病的發生。為防止棚內濕度過大,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用地膜覆蓋棚內裸露的表土,如田埂,以減少水分蒸發;二是合理補充營養缽水分,不使床土過濕;三是及時通風降濕,即使在雨雪天氣,也要在中午時分通風2-3小時,協調好溫濕矛盾;四是在白天及時晾干(或曬干)小拱棚上的一層無紡布,使其在晚上覆蓋時吸收苗床上多余的水分;五是有條件時可在棚內布置一些空氣電加溫線以降低棚內濕度。(3)幼苗護理及病害防治幼苗生長中容易出現“閃苗”現象。即當育苗期遇連續3-4天陰雨(雪)天氣后,幼苗生長瘦弱,根系活力降低,此時突遇晴好天氣,會造成幼苗大片萎蔫,甚至死亡。因此,遇到連陰驟晴天氣時,必須用無紡布或遮陽網遮住強光,使幼苗逐漸接受弱光,以適應強光,恢復生長。冬季育苗氣溫低,會有相當數量的瓜苗帶種殼(俗稱“帽”)出土,長久不脫“帽”,會影響子葉的光合作用。人工摘“帽”必須選在溫暖晴天的上午,大棚尚未通風前進行,此時種殼濕潤,容易摘除。種殼干燥時不宜摘除,以防碰傷子葉。大棚育苗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可用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的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在幼苗出土后選晴天中午大棚通風換氣時噴霧防病,以后每隔7天1次,連噴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