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無子西瓜問世半個世紀,頗受消費者青睞,但也存在許多“麻煩”,育苗困難就是其中之一。一、育苗季節無子西瓜全生育期,春播105天至115天,夏播95天至105天;要求穩定通過10℃以上活動積溫2000℃?日。在黃淮地區可分期播種,春播于三月末或四月初催芽育苗,五月初移栽定苗,七月中旬后期“三伏”季節,普遍西瓜罷市采收投放填補市場;夏播在六月下旬或七月初直播,中秋、國慶“兩節”期間采收應市,經濟效益可觀。二、催芽無子西瓜發芽率低,一因種皮堅厚,其種子是由四倍體西瓜種殼及三倍體西瓜種胚組成的,種皮厚度為普通西瓜的1.5倍,種臍厚度為普通西瓜的2倍,因其堅厚不易吸水變軟,妨礙種芽萌發,采用普通西瓜技術發芽率僅為20%,破殼處理則可增至90%左右;二因種胚發育不佳,多畸形小胚,子葉折疊或缺損,發芽無力,種胚不充實,空腔約占1/3,浸水易積水誘發爛種,要嚴格控制濕度,改善通氣條件;三因發芽需要高溫,比普通西瓜高3℃~5℃,否則發芽期延長,發芽勢弱、不整齊,要高溫、控濕快速催芽;四因種瓜采收偏早,種子后熟不夠,剖瓜取種處理清洗未清除浮子雜質,因而發芽率不高,可選晴天曬種2天至3天,浸種催芽率明顯提高。單就破殼而言,有干濕兩法,干籽破殼工效雖高但易損傷種胚;濕籽破殼易打滑工效低,但不損傷種胚,生產中多選用后者。具體操作先將種子置于55℃溫水中,迅速攪拌10至15分鐘,保持40℃浸泡1.5至2小時,或用冷水浸種3小時至4小時,撈出以清水搓洗種皮粘質,擦干即可破殼,用牙齒或鉗子嗑破種臍縫合線裂開達種長1/3,即可用布卷或沙床催芽,保持恒溫33℃至35℃,或以40℃2小時萌動,33℃至35℃發芽。熱源選用溫棚、電熱毯,催芽箱等,種子量少則可用人體胸部體溫催芽。三育苗無子西瓜幼根生長較弱,再生能力差,種苗纖弱而成苗率低。常用塑料缽、紙筒等容器內裝營養土,播前先將苗床澆透水,播前用小棍在營養缽中央扎一個0.5厘米至1厘米深的小孔、播入一粒發芽的種子并使胚根緊貼孔壁,覆土1厘米,隨即覆膜接通熱源升溫。苗床管理關鍵在調控溫度、濕度和光照,出苗前保持30℃至35℃,出苗至第一真葉前降至20℃至25℃,防止高溫形成高腳苗,也要防止低溫高濕誘發猝倒病;第一真葉后升至25℃至30℃促進生長,通過揭蓋農膜調控溫度、濕度和采光;移栽前一周降至20℃并停水煉苗、蹲苗,有利移栽緩苗及成活。此外,無子西瓜育苗常見帶殼出土現象。影響子葉伸長和光合作用,甚至引起芽苗死亡,可在多數幼苗出土后分兩次人工“摘帽”,要避開中午烈日和早晨低溫,并注意避免傷及子葉或連根拔起,達到壯苗移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