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飼養鵪鶉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是一條有效的致富途徑。現將鵪鶉的飼養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培育幼鶉。挑選體重7克以上、羽毛整潔有光澤、活潑健壯、臍部愈合良好的幼鵪鶉來育雛。育雛的溫度:1-3日齡為36-38℃;4-10日齡為35-36℃;11-12齡為32-34℃;21-23日齡后將幼鶉關入成鶉籠,在室溫條件下飼養。
育雛室要求易于保溫,便于觀察、添水、添食及清除糞便,要防止幼鶉外逃,墊物要粗糙,防止雛鶉站立不穩造成殘疾等。
雛鶉出殼2-4小時后要飲用清潔溫水,24小時后可以喂食。飲水中加入少量高錳酸鉀以進行腸道消毒,加入少量維生素以提高抗逆力。開食時可先喂少量的蛋黃或奶粉,以后用配合飼料飼喂,讓其自由采食。
光照是育雛的重要條件之一,在1-7日齡應晝夜光照,亮度為白熾燈每平方米4瓦,7天后每天光照時間為16小時即可。鵪鶉放養密度每平方米宜為:1-7日齡120只,8-14日齡100只,15-21日齡80只,22-30日齡50只。
每天打掃雛舍、清除糞便、更換墊物、清潔飲水器,以防污染,并供足飲水,夏季要通風良好。
2、飼喂母鶉。產蛋的母鶉食欲旺盛,每天每只要吃精料20克,青料則要切碎、打成漿,同精料1:1加水混合,濕度以不粘嘴為宜,每天喂食5次,其中下午3次。做到定時、定量,不能隨意變換飼料,以防減食影響產蛋。
3、精心管理。幼鶉一般飼養40天左右即可上籠,以適應新環境,便于產蛋。從開始產蛋到60天的產蛋旺盛期,管理上要處處留心。蛋鶉在產蛋的時候比母雞還要嬌氣,見生人易受驚,不能驚動它,同時要勤清糞便,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要防老鼠和蒼蠅進入舍內。
4、防治疾病。鵪鶉的抵抗力較強很少生病,流行性傳染病也較少見,但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全群覆滅。因此,必須進行預防。較大規模飼養時,避免與雞共養,防止疾病傳染。鶉舍要通風、干燥、清潔,定期用3-5%來蘇爾液進行消毒,保持飼料、飲水清潔。每周進行1次腸道消毒,即喂1次高錳酸鉀溶液(顏色微紅即可),一般疾病拌喂土霉素鈣鹽、金霉素添加劑、土霉素即可治療。大批量飼養時,為防范于未然,最好進行預防接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