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鵪鶉已喪失了就巢性,均需經人工孵化來繁殖后代。目前由于缺乏專門化的育種場,故多采用外貌、體重結合選擇法。
1.種鶉的選擇種鶉應有系譜或來源,要符合該品種或品系的外貌與生長發育標準。羽毛符合該品種或品系特征,且完整豐滿而有光澤,體質健壯。要求公鶉性特征明顯,泄殖腔腺發達,頭大,面頰呈鮮艷的紅褐色(指栗褐羽型),有黑而锃亮的喙,發達的胸,結實的腿,趾爪伸展良好,爪子尖銳,鳴聲脆而響亮。要求母鶉體大,頭小而俊俏,眼大有神,活潑好動,頸細長,體態勻稱,羽毛色彩光亮,隨產蛋高峰的到來,羽色由栗褐色轉淡。
2.自然交配一般小群配種公母比多為1:2―1:3,大群配種則為10:20―10:30。
3.種鶉年齡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關系種鶉有其育種最佳期限,它直接影響到種蛋的受精率與孵化率。為此,必須注意年齡結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