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孵化前首先要調好孵化機,要求溫度和濕度精確,通風良好,而且要在試溫后方可使用。在孵化中有幾個條件必須注意:
1.溫度
溫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條件。適宜的溫度才能保證鵪鶉胚胎的正常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孵化溫度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胚胎發育的情況,適當調整溫度。
整批入孵可采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方法控溫。前期(1~6天)溫度為38℃,中期(7~14天)溫度為37.8℃,后期(15~17天)為37.7℃。
分批孵時采用“前平、后低”的原則。如每隔5天入孵一批,那么,第一批入孵后采用38℃,第六天,即當第二批鶉蛋入孵后,調成37.8℃,以后再入孵幾批也同樣采取該溫度保持不變。15天落盤到出雛器后,采用37.7℃。
2.濕度
濕度也是孵化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情況下,孵化前期相對濕度要求60%,中期為50%,后期落盤后為65%~70%。
3.通風
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為保持胚胎的呼吸代謝,孵化室要有通風換氣設備。
4.翻蛋
翻蛋可使各部位受熱均勻,有利于胚胎發育,并可避免胚胎與殼膜粘連,還有助于胚胎運動。要求每2小時翻蛋1次,1晝夜翻蛋12次,15天落盤后停止翻蛋。翻蛋角度為90度。
5.照蛋
一般在孵化的5~7天進行頭照,12~13天進行二照。照蛋的目的在于及時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以便減少蛋的占用面積;照蛋還可以觀察胚胎發育狀況,以便調節孵化條件。
6.孵化室和出雛室環境要求
孵化室和出雛室要求寬敞,有上、下水道。通常室溫保持在20~25℃。出雛時,溫度應上升到30℃左右;室內相對濕度為50%~6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