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藍孔雀的飼養
1、場地選擇:與一般家雞場址要求基本相同。如以觀賞為目的,則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優美,以襯托出華貴的氛圍。
2、建筑物的種類:視規模而定,與家雞場基本相同。
①育雛間:分室內育雛與室外育雛兩部分。1~20日齡在室內實行網養,每個網架250厘米×200厘米,底網離地高8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金屬編織網,其余用塑料網或漁網。20~60日齡室外育雛,欄舍面積為5米×10米,室內外各半,室內高4米,上蓋石棉瓦,室內外均設棲架。
②育成欄:大小因地制宜,室內約占1/3,網高5米,室內外設棲架,飼養密度為20只/100平方米。
③種孔雀欄:每欄公母配比為1:2~1:5,欄舍面積5米×10米,室內外各半。
二、藍孔雀育雛的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0~60日齡。孔雀屬早成鳥,出殼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飲1/5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水溶液。0~3日齡育雛溫度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約20~30日齡時脫溫。保溫可用紅外線燈或電熱育雛器。具體脫溫時間可視天氣和幼孔雀的狀態而定。育雛相對濕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飼養規模以40~50只為宜,日齡增加時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采食,每天飼喂一些青綠嫩草、蔬菜或新鮮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潔飲水,每天打掃環境衛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驅蟲以及防獸、防鼠工作。20日齡后可逐步讓孔雀到室外活動。幼孔雀的生長發育從7日齡開始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和各種微量元素,促其生長。
三、藍孔雀育成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為61日齡至成年前。飼料每天飼喂2次,同時供給2次青綠飼料。作為商品孔雀,飼養至8月齡時,體重可達3~4公斤,即可上市。
四、成年期(2歲以上)的飼養管理
產蛋期應注意環境安靜,減少各種應激,以免影響孔雀產蛋和公孔雀交配。種群公母比例以1:3~1:4為宜。強烈陽光會影響孔雀活動,可在運動場內外種植植物遮蔭。產蛋期間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及昆蟲、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磷)、維生素,滿足種孔雀生產需要。秋季換羽期間可增喂火麻仁(約占飼糧的10%)等,有利換羽。在舍內角落處搭上窩巢,放上軟草,以利于產蛋。注意在下午5~7點及時撿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1、生活習性:棲于海撥2000米以下的開闊草原或灌木地帶,多是一雄多雌活動,雜食性。人工飼養的孔雀在零下30多度都能正常生長。
2、場地: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沒有污染及其他動物場,環境安靜,綠化較好,空氣清新的場地即可。
3、飼料:以玉米、小麥、糠麩、高梁、大豆及大豆餅和種青草為主,再加上魚粉、骨粉、食鹽、砂礫、多維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劑等可根據飼養情況,按說明書中規定使用。
4、設備及孵化過程:孔雀的性成熟為22個月齡,產蛋期從每年3月初至9月份結束,年產蛋30-50枚,平均蛋重90克。種蛋孵化可用機器或家雞代孵,入孵前種蛋可用高錳鉀液浸泡消毒,孵化時注意以下幾點:(1)孵化溫度37-37.5℃;(2)相對濕度60%-75%;(3)通氣換氣良好,以免出現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現象;(4)每2小時翻蛋1次,角度為90度;(5)每天定時晾蛋1次,每次10-30分鐘;(6)定時照蛋,9日齡進行第一次照蛋,21日齡第二次照蛋,27天開始出殼,28日出雛。
5、管理:雛孔雀的育雛溫度,開始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脫溫。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每群以40-50只為宜,注意通風,人進入室內要無悶氣和氨氣刺鼻、眼的感覺,飼喂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5-6次;;育成孔雀可加喂新鮮多汁飼料;產蛋孔雀應保持產區安靜,及時撿走產下的蛋,防止啄蛋,對難產者及時助產。
6、防病:孔雀易患球蟲病和白痢病,必須保持圈舍衛生,及早預防,必要時應做雞新城疫苗預防接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