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人工飼養孔雀很有開發價值,經濟效益可觀,市場前景廣闊。現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種雀的培育和飼養
1.場地和欄舍
孔雀膽小怕驚嚇,要求環境安靜,場地清潔干燥,任何嘈雜和突發高頻聲音均會引起雀群受驚騷動亂竄,并發出受驚的叫聲:如產蛋期間受驚,立即引起產蛋率和受精率下降。飼養孔雀的場地應選擇在地勢干爽,環境安靜的地方。欄舍結構主要考慮要有良好的光照,欄舍干燥和有充裕的活動場地等。平均每只種雀要有約8平方米的活動面積,其中1/3遮陽遮雨,2/3露天作運動場,離地2.5米高處覆蓋魚網,欄舍周圍用鐵網或密集的竹條作圍欄,靠近地面1米高以下最好使用鐵網,欄舍的框架可用角鐵、水管等特性的要求,在運動場離地1.3米左右設一橫梁棲架(鐵或竹木)作孔雀棲息用。為保持欄舍干燥和提供孔雀砂浴條件,運動場要鋪上3~5厘米厚的粗砂層。也可在運動場外種植果樹遮陽。
2.飼養管理
孔雀體型大,新陳代謝旺盛,羽毛豐滿,色彩繽紛艷麗,雄雀的舵羽長達1.1米,主翼羽長達35厘米,寬6厘米,我們在飼養上要滿足它的這些特性。
孔雀雜食粗飼,豆類的籽實,禽蛋、蟲類等廣泛采食,產蛋期間,我們以種蛋雞料為主,輔以小麥、玉米、高梁、豌豆、綠豆、竹豆等,并補飼少量黃粉蟲、鴨蛋(煮熟)等的動物性飼料。同時,欄舍內要經常保持干燥、清潔,要有充足的飲水和保健砂。另外,每天要給予小量切碎的青料,如薤菜、象草等。
成年雄雀約4.5~5.5千克,雌雀4~4.5千克,平均每天食量在250克左右,日糧粗蛋白質約18%~20%左右,每千克飼料的能量在2800~3000大卡。
孔雀性情溫順,但要警惕個別雄雀性情兇猛,常與陌生人或飼養員敵對,要特別注意這類孔雀以爪喙傷人。
為使種雀生長健壯,每年入冬前進行一次驅蟲,翌年初做好選苗分群和注射雞新城疫?系疫苗。
3.交配繁殖在正常情況下,種用雀培育到22~24個月齡即可產蛋,產蛋時間是3~8月,一般是每年農歷"驚蟄"前后開始產蛋,每只母雀可產28~35枚。為保證受精率,公、母比例掌握在1:2~3,即每個欄舍內只能養一只雄雀和配備2~3只雌雀,一個欄內不能同時養兩只雄雀,否則,交尾期間,雄雀爭配造成相互打斗,影響受精。孔雀的利用年限最好是5~6年,年限長了,種蛋的受精率逐年降低。
孔雀主要在每天上午8~9時和下午4~5時交尾,交配前雄雀爭相開屏競艷,雌雀發出咯咯聲的求偶信號。這時,要保持環境安靜,禁止圍觀。產蛋時間主要在每日下午17~21時,多在欄舍遮陽角落的沙土中,用爪刨一小窩產蛋,或者人為地用舊汽車輪胎,中間放入一些稻草做巢窩,調教孔雀產蛋。為減少種蛋受污染,要在晚上22時前進行多次檢蛋。
4.孵化
人工飼養的孔雀就巢性差,孵化能力低,飼養數量少,蛋量不多時,可用抱窩母雞孵化。由于孔雀蛋較大(每枚重100~110克),大母雞每只可孵3~4枚蛋,孵化中,輔以人工幫助翻蛋每天二次,孵化27天即行出殼,可同時利用母雞育雛。
孔雀飼養數量大,蛋量多時,采用孵化機孵化。產后5天內的種蛋及時消毒入孵,孵化機溫度保持37.5℃,相對濕度為65%~70%,一般孵化時間為27天。
孔雀蛋大殼厚,這是孔雀在自然中選擇的結果,這使它在自然界孵化中蛋溫不易散失,不易破損,有利于它在野生環境中繁殖后代。我們在人工飼養使用孵化機的情況下,要把好入孵蛋的受熱均勻問題,孵化前期每小時要翻蛋一次,這有利于蛋受熱均勻和胚胎正常發育,也是防止胚胎粘連蛋殼的重要做法。孵化至25天的胚蛋轉入出雛機內,溫度保持37℃,濕度75%。
對孵化達27天經啄殼而無力出殼的雛雀要給予人工"助產",小心剝開蛋殼的啄破線,幫助雛雀出殼,出殼后的雛雀,留在機內待羽毛稍干后才移出機外。
孵化要有人輪流值班,并做好各項記錄,根據氣溫和天氣的變化適當調好溫濕度。
5.育雛雛雀出殼后,放保育箱內,1~3天內要保持溫度30~31℃,一周齡保溫要求28℃以上,開食首先喂0.4%高錳酸鉀水,然后喂雞花料和黃粉蟲。雛雀十分喜愛吃黃粉蟲,1周齡后放入層籠育雛(三層),育雛籠為100×70×40厘米。1~2周齡每格飼養10只雛雀,3~4周齡每格6~8只,5~8周齡每格養5只,8周齡后轉入育成雀欄,每欄養10~12只。
育雛時籠底應放一塊經消毒后的麻袋片,并需勤換,保持清潔干爽,料槽、水槽全日供料供水,飲水中適當添加復合維生素b水液,每日定時補給黃粉蟲,8周齡后逐漸供給青料,5周齡時用雞?系疫進行飲水免疫一次。
6.中雀的飼養雛雀長至8周齡后放入育成雀舍飼養,每欄面積約30平方米,養10~12只中雀;欄舍地面鋪3~5厘米粗砂,保持欄舍干爽,提供砂浴;初喂中雞料,逐步加喂籽實及豆類,每日補飼少許熟鴨蛋或黃粉蟲,每天供一次切碎青料,欄舍內放置保健砂。
中雀飼養至秋后,約6月齡,如作食用,可進行適當育雀,宰后胴體美觀、色澤淺黃、肌肉層厚、肌纖維幼嫩,屠宰率75%,平均每只耗料約15千克,肉料比約1:4。中雀飼養至一年半左右,漸趨成熟,這時要進行選種選配工作,選擇生長發育正常、健康、雙腳強壯、恥骨距離適中的個體為后備雀,同時考慮冠羽排列形式,頸羽、胸羽顏色狀況。公母比例1:2~3一個組,固定欄舍飼養直至產蛋,這時應適當控制能量飼料,避免脂肪沉積,影響繁育。
二、孔雀的疾病防治
孔雀屬野生禽類,在長期的大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較強的抗病力。在幾年來的飼養管理過程中,保持環境幽靜、少與外界接觸,保持欄舍干爽、清潔衛生,定期消毒欄舍是做好預防疾病的基本工作。此外,我們還發現如下幾種疾病。
1.巴氏桿菌病
這是孔雀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多見于雛雀發病,成雀偶有發生,發病急、死亡率高,在春末夏初多見,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可作預防,可用鏈霉素2~3萬單位/kg進行治療。
2.體內寄生蟲
由于孔雀喜吃昆蟲,所以易感染線蟲病以及球蟲病,我們檢驗發現有華首線蟲、球蟲,用鹽酸左旋咪唑片,每只成雀喂3~4片,效果好,每年至少驅蟲三次,球蟲可用球蟲靈防治。
3.用雞瘟疫苗預防接種,預防雀瘟的感染。
4.應激因素孔雀馴化程度不高,膽小,易受應激因素影響,產生意外死亡。
5其它此外還有黑頭病、體虱、維生素缺乏癥、異物損傷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細心地進行飼養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