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晚秋,隨著氣溫下降,蜂王減少產卵,最后完全停產。氣溫下降到5攝氏度以下,蜜蜂周圍溫度接近6攝氏度-8攝氏度時,蜜蜂在貯存著蜂蜜的巢脾上形成越冬蜂團(冬團),整群蜜蜂在蜂巢里越冬。
蜂王在冬團中央,全部蜜蜂聚集在周圍的巢脾上,形成一個大蜂球。當周圍溫度下降時,蜂團就吸縮,同時中心的蜜蜂產熱量使蜂團內部溫度升到14攝氏度-30攝氏度,表面溫度保持在6攝氏度-10攝氏度。越冬的蜜蜂通過吃食蜂蜜依靠群體產生的熱量維持生命活動必要的溫度。一般昆蟲成蟲越冬是在休眠狀態下保持生命,而蜜蜂卻是在活動狀態下越冬的。越冬期間沒有新蜂羽化,只有老蜂死亡,蜜蜂數量逐漸減少;早春蜂群中的蜜蜂數量減少到最低度,為保持蜜蜂的體力,減少飼料消耗,避免由于冬團的移動所造成的損失,蜜脾的中部要有適當的空巢房,有利于冬團的形成。越冬的蜜蜂需要安靜,任何干擾,如震動蜂箱、發生鼠害等都會引起蜂群躁動不安,使冬團的溫度上升,蜂蜜的消耗量增加。
實踐證明,秋季培育的越冬蜂多,強群越冬,蜜蜂死亡率低,飼料消耗少,能保存實力,來年春季蜂群恢復發展快。能夠利用早期蜜源,強群哺育的蜜蜂體格強壯,器官大,壽命長,采集力強,而且強群抗病力強,管理省工,是取得高產、穩產的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