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脫毛癬一般稱為疥癬或生癩,是由于各種螨寄生于兔的皮膚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此病有高度的傳染性,冬季陰暗潮濕時蔓延更快。如不及時防治,病兔會逐漸消瘦而死。
癥狀
由兔背肛疥螨病,一般從病兔的鼻端開始,逐漸蔓延到眼圈、耳根、四肢和全身。患部脫毛,有丘疹或水皰,逐漸形成白色粗厚的痂皮,患兔劇癢、不安。由兔癢螨引起的螨病,主要是耳部患病。病初,耳朵內部接近耳根的部位紅腫,脫皮,有滲出液流出,逐漸蔓延到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滲出物干燥結成黃痂,如卷紙一樣塞滿耳道。有的病變擴展到中耳、內耳,甚至達到腦膜,病兔發生癲癇,以至死亡。
防治
防治兔螨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1.不從不安全的兔場購兔。新購入的家兔應嚴格隔離檢疫。
2.兔舍要保持干燥、通風、透光、不擁擠。
3.注意觀察,定期檢疫。發現疫情,積極治療病兔和可疑病兔,同一天對兔舍、兔籠、飼具、墊草嚴格消毒,既消滅兔體上的螨,也消滅環境中的螨。兔舍消毒可用0.2%六六六水溶液或10%滴滴涕粉齊或0.9--1%滴滴涕混合懸液處理。
4.治療可用1--2%敵百蟲水溶液噴灑涂擦患部,每周1次,連用數次。也可選用滴滴涕、六六六、硫磺、煙醋合劑等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