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日,筆者參觀了南寧市郊的奇新養殖場,該場先用發酵處理后的畜禽糞便養殖蠅蛆,后再用于飼養蚯蚓。現將該場養殖蠅蛆的技術介紹如下。
一、種蠅及喂養。
??該場所飼養的種蠅有兩種,一種是紅眼綠身較大的蒼蠅(大頭蒼蠅);另一種是家中常見的小家蠅,以前一種為主。兩者均來源于野生,經培育馴化而成。
種蠅喂養于蠅棚內,主要喂食紅糖水(1:10),加少量的奶油香精乃該場自配的“催卵素”(淫羊藿等中藥加賴氨酸、蛋氨酸、維生素配制而成),加些酵母粉效果更佳。喂法是在瓷盆中墊塊海綿,將糖水等倒入海綿中即可,海綿塊每天清洗1次。
二、養殖設備
1.糞料發酵池。用水泥砌成,大小尺寸依生產規模而定,地深50厘米。該場以6個池為1組,因為糞料的發酵一般需6天,每天使用1池,剛好1個周期。氣溫低的地方,糞料發酵的時間要長些,需多建幾個地。
2.種蠅房(棚)。種蠅和育蛆同在一房,面積有300多平方米,有較多窗戶,房頂也留數個換氣窗,并裝有換氣扇和風扇。房頂蓋料為瓦料和塑料薄膜,窗戶、換氣窗等與房外相通的地方用紗窗嚴實封好。房內空間拉設有無數條繩子供成蠅歇息,房內還盆栽有許多植物(象草等),用來調節房內空氣和供成蠅歇息雙重功能。
蠅房地面用水泥分隔成面積為2-3平方米的長方形育蛆池,池邊高15-25厘米,池的邊角處埋設有收蛆桶(小塑料桶),桶邊稍高于池底。長大的蠅姐化蛹前,絕大多數都自動爬離糞料堆,沿池邊爬行最終掉入收蛆桶內。育蛆池也可建在室外,只需蓋頂就行。
三、生產流程
1.糞料的發酵。糞料配方:①豬糞80%、酒糟10%、米糠或麥麩10%;②豬糞40%-60%、雞糞6O%-40%;③雞(或豬)糞100%;④牛糞30%、豬雞糞60%、米糠或麥麩或五米粉10%;⑤豆腐渣或木薯渣20%-50%、豬雞糞80%-50%。
糞料發酵有兩種方法:一是水發酵法。先在發酵池中加30厘米深的水,加入少量發酵粉和EM(有效微生物)菌液,將糞料倒入并拌勻,用塑料薄膜密封,發酵5-6天即可;二是普通的堆制發酵法。在糞料中加入少量的EM液,控制水分60%-80%,堆制并密封,5-6天(視氣溫定)即可使用。發酵能殺滅糞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還可消除糞料在育蛆房直接發酵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以免對成蠅和蛆造成危害。
2.育蛆。將發酵好的糞料調PH至6.5-7.5,送入育蛆池中堆成條狀,在糞料堆表面撒放一層2-3厘米厚的誘集卵物(拌有血的麥麩、屠宰場收集的廢棄新鮮帶表皮的豬毛等),成蠅很快就飛來吃食和產卵,卵經8-12小時孵化成幼蛆,幼蛆吃完集卵物上的營養后,就會自動鉆入糞堆中吃食至長大,長大的蠅蛆一般不在糞料中化蛹而自動爬離,最后都掉入收蛆桶中。養過蠅蛆的殘糞料,經發酵處理后作為養殖蚯蚓的飼料。
四、生產效果。
??該場每噸糞料可產鮮姐100公斤-300公斤,100平方米的育蛆房,每天可產20公斤-50公斤鮮蛆。產量的多少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種成蠅的數量,l00平方米的蠅房內最好能保持20萬只以上的種蠅;誘集卵物及其配制;育蛆料的養分及其調制,雞糞的產蛆量最高而牛糞最低。氣候因素及飼養管理技術等也影響產蛆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