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全白毛色顯性遺傳長白豬、約克夏豬等白色豬與其他毛色類型的豬交配,后代均為白色,白毛色對其他毛色及野豬毛色為顯性。一般認為,控制長白豬、約克漫豬的上位基因I是A坐位上的基因。長白豬的白色毛對我國大河豬的棕紅色呈不完全顯性,當長白豬與大河豬紫紅色類型雜交,子代出現灰花和白色兩類。
2.白環帶毛色顯性遺傳白環帶毛色類型的豬(如漢普夏和寧鄉豬)與棕紅色類型(如杜洛克豬等)和黑毛色類型(如巴克夏豬)豬交配,白環帶趨向顯性遺傳,但白環帶對我國的某些黑豬為不完全顯性(許振英,1941)。
另外,波中豬和巴克夏豬的六白特征對全黑的中國地方豬種呈隱性遺傳。
3.黑毛色顯性遺傳豬的黑毛色對棕紅色基本上是屬于顯性遺傳。因顯性強度不同又可分為:
(1)完全顯性遺傳具有白環帶的漢普夏豬黑毛色對棕紅色的杜洛克豬是完全顯性,我國多數黑豬對棕紅色豬呈顯性遺傳。
(2)不完全顯性遺傳將有六白特征的巴克夏豬和波中鋯與杜洛克豬等交配時,后裔的毛色有紅色和黑色斑點,即所謂虎斑毛色(Lush,1921;Warwick,1926)黑毛色對污白毛色呈顯性遺傳。
4.野豬毛色顯性遺傳野豬毛色對黑色的巴克夏豬等品種為顯性,但與棕紅色或其他黑色品種雜交時出現復合毛色。Rebdel(1968)認為野豬色型與巴克夏豬的黑色之間的差異是由于野豬有一個顯性基因,這個基因相當于嚙齒動物的野灰色基因。
豬的毛色遺傳十分復雜,但在許多情況下兩種相對毛色類型的遺傳,可粗略地看作只有一對等位基因不同。如選育一個白色豬品種,所使用的親本是中國地方豬種和長白豬,其子一代為全白色,子二代分離出全白色和非白毛類型,其比例仍為3:1。為此,在實際育種工作中可將毛色的遺傳看作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進行處理,這樣應用于選種可得到好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