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豬生產中,目前規模養殖小區發展較快,自繁自養、規范管理、全進全出等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生產,仔豬早期斷奶技術的運用,使仔豬保育技術成為生產中的關鍵所在,仔豬從斷奶到70日齡.這個特殊階段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育成率和育肥生產。
1.減少斷奶應激反應
所渭應激反噸是仔豬對環境的突然改變產生的強烈應激。由于母豬、仔豬隔開,仔豬通常表現為嗚叫、不安、食欲減少.對異常響聲敏感,為減少膻激反應,應做到“兩個減少”,一是斷奶前2~3d人為減少哺乳次數以增加采食二是減少母豬飼料營養增加粗纖維,以減少母豬泌乳量。“三個不變”,圈舍不變,飼料不變.飼養人員不變。仔豬斷奶時把母豬趕到母豬舍,留下仔豬在產仔舍過渡3~5d,此階段仍然喂給乳階段飼料,同時這階段不宜更換飼養人員,以便更好地熟悉和管理好仔豬。
2.適時轉欄,合理分群
仔豬斷奶后一般在產仔房飼養3~5d,待觀察仔豬適應獨立采食環境后,及時轉入保育豬舍,并根據保育豬舍大小合理重新組群。掌握的原則是:(1)轉欄前1周,要檢食保育舍食槽、飲水、排糞沒備是否完好,進行全面消毒,為轉欄做好準備;(2)根據仔豬日齡、體照、胎次合理分群,通常是讓相近日齡、體重的仔豬合欄,有條件要把母豬頭胎產仔的仔豬和經產母豬仔豬分開;(3)來源不同的仔豬要分欄飼養;(4)每窩個體重偏小,體質偏科的合群飼養。
3.調整日糧,合理飼喂
仔豬哺乳期的飼料應是適口性強、體積小、營養成份、易于仔豬消化吸收的濃縮料,且具有松脆、香甜的良好特性,為此要做到:
(1)日糧組成過渡,斷乳2―3周后逐漸過渡到斷乳料,可在15d后.每日加入10%斷乳料,直到完全用斷乳仔豬料飼喂,因為斷乳料的蛋白水平(特別易消化蛋白質)和消化能.低于哺乳豬料;
(2)斷奶后仔豬飼喂次數不減少,特別剛斷乳1周內每日要夜間給食,確保每頭仔豬都能吃到飼料,同時注意限量給料,以防采食過多,引起消化不良。2~3周后逐漸減少采食次數,直到正常飼喂;
(3)斷乳豬料中適當增加些有機酸、抗生素.以幫助消化,防止拉稀現象發生;(4)及時補水。水對仔豬非常重要,水頭設置要洼仔豬容易找到,并及時飲水。
4.重視豬圈小環境
斷奶仔豬,無論是在母豬舍過渡,還是轉入保育舍,圈舍小環境直接影響仔豬育成率和生長速度。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保持適當溫度度,斷乳仔豬30~60日齡,20~22℃為宜,可以由高到低,每10d降低l℃,尤其是冬天要防止賊風或人為造成圈舍溫度過低。濕度為65%一5%,過于潮濕,會引起豬發生多種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2)精心調教,仔豬轉入保育豬舍,調教工作非常重要,固定的采食、排泄、睡覺習慣足保持豬圈小環境清潔的基礎.因此,轉欄1周內要反復調教。建立仔豬條件反射習慣.經常觀察仔豬活動,采食情況、糞便狀況,及時打掃。確保圈舍空氣清新,環境整潔;
(3)積極預防和治療,保育仔豬要及時做好預防、驅蟲工作,如發現有病豬要隔離治療,有拉稀現象。要查找原因,普遍預防或更換飼料,切忌個體影響群體。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