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豬護理是養豬生產中的首要環節,護理仔豬也是飼養人員最費精力的一項工作。精心護理好仔豬,是減少仔豬死亡率,提高養豬生產經濟效益的技術保證。
1具有一定飼養規模的母豬場,應有計劃地按批相對集中進行分娩產仔。采取按批相對集中分娩產仔,不但便于仔豬寄養和母豬并胎,還可以在仔豬分群后讓幾頭母豬帶養。這對提高仔豬成活率,確保仔豬全壯全活是大有好處的。
2接產仔豬斷臍不能過早,以免出血多。斷臍應在仔豬出生10分鐘后進行。
3有些初產母豬分娩時,性情暴躁,還會咬死剛產下的仔豬。對此,可把剛產下的仔豬放入護仔筐內,待母豬產下7~8頭仔豬以后,再一起放到母豬腹邊。此時,接產人員可輕揉母豬的乳房,使之適應授乳,且利于分娩。必要時,可對母豬肌注鹽酸氯丙嗪注射液2mL(50mg)×5支。
4豬的嗅覺很靈敏,母豬嗅到不是自己所產仔豬的氣味時,即會咬啄寄養仔豬。為此,寄養仔豬時,最為方便的辦法是將寄養仔豬與親生仔豬在護仔筐內先混群2小時左右,使仔豬氣味一致。哺乳時,飼養人員還應當細心進行觀察,防止寄養仔豬被母豬傷害。
5寄養仔豬時,一定要注意讓寄出的仔豬吮足初乳。
6母豬壓死仔豬的地方通常在墻角,由于母豬喜歡把后軀頂住墻角,仔豬在墻角被壓住后很難脫身。對此,可把一塊較大的廢墻磚放在墻角處,或者用磚在墻角處砌成長、寬、高均為20cm左右的方塊。
7初生仔豬的圈舍內,墊草不宜過多,因為初生仔豬弱小,行走不穩,過多的墊草會纏住仔豬,容易被母豬壓死。
8給生后1周齡內的仔豬,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對預防下痢很有好處。處方為1g土霉素粉溶于100mL冷開水中,每頭每天滴服3ml。
9發現仔豬下痢應早治療,投藥途徑以口服為好。應當選用能在腸道中保持較高濃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
10初生仔豬皮膚柔嫩,在晴天陽光下曬得太久會曬傷皮膚,應注意驅趕。
11有的日齡較小的仔豬,被母豬蹂壓或其他原因所致,體表出現大水泡,對此不要立即穿刺放水。因為放水后的患處又會繼續出現水泡,多次放水可促使組織液的營養物質喪失,會影響仔豬的生長,不如任其自然,待其慢慢地被組織吸收。或者待日齡較大時放水,并試用鈣制劑靜注,以減少滲出液。
12哺乳仔豬易患缺鐵性貧血癥,宜在生后3~5日齡每頭肌注右旋糖酐鐵注射液100mg,效果較好。
13仔豬白痢病與飼養管理關系密切,母豬產后1周內宜少喂料,產后15天起加大喂料量。仔豬5~7日齡就要引食,這樣能大大減少白痢病的發病率。
14仔豬閹割后3~5天內,飼養人員應細心觀察仔豬的吮乳、采食和活動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請獸醫進行診治。
15仔豬1月齡左右時,飼養人員應對仔豬、母豬體表以及圈舍墻壁噴灑2%的敵百蟲溶液,防治仔豬疥螨病。噴灑藥物應選在晴天的中午進行。
16仔豬在斷奶前1周,應當逐漸降低母豬的投料標準,減少母豬的投料量,以使奶水降至最少量,從而適應仔豬逐漸斷奶。斷奶后,仔豬料中宜添加一定量的粗料(青干草粉或稻草粉),并控制投料量,10天后逐漸增加投料量,降低粗料量。這些措施有利于減少斷奶仔豬腹瀉和水腫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