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于仔豬有許多和成年豬、生長豬生理特點上的不同之處,所以不能用飼養成年豬的方法飼養仔豬。從豬場經營的角度看,仔豬培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豬場的經濟效益。從個體發育角度看,仔豬階段的生長性能對以后的生產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哺乳仔豬階段要從以下6個方面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以保證仔豬的健康生長和快速增重。
1保證仔豬所需要的適宜溫度
新生仔豬非常怕冷。仔豬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7日齡32~28℃;8~30日齡28~25℃;31~60日齡25~23℃。但同時母豬怕熱(適宜溫度是15~18℃),產房的高溫會引起母豬的不適應和能源浪費。因此可為仔豬創造單獨的環境―仔豬保育箱。箱內裝有250W的紅外線燈泡或鋪上電熱板,最低限度也應為仔豬保育箱鋪上柔軟的墊草,使仔豬有一個溫暖而舒適的窩。這樣可有效地避免仔豬凍死和被母豬壓死,并且能減少仔豬接觸糞便的機會,減少發病率。
2吃足初乳
初乳是指母豬分娩后3d內乳腺的分泌物。初乳和常乳在成分上有很大差異,前者的蛋白質和能量水平均高于后者,但灰分、乳糖和脂肪含量低于常乳。初乳最大的特點是含有大量的r-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每100ml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7~8g,此外,初乳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D和多種生長因子。
初乳對仔豬具有以下生理意義:①給仔豬提供被動免疫保護。豬胎盤構造特殊,免疫球蛋白不能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胎兒體內。因而新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能力,必須通過吃初乳獲得免疫能力。初生仔豬腸道上皮24h內處于原始狀態,免疫球蛋白很容易滲透進入血液,36~72h后這種滲透性顯著降低。另外,僅僅在產后3d之內,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就從每100ml中7~8g迅速降到0.5g。因此,仔豬應盡量早地吃到初乳。②初乳的酸度較高,含有較多的鎂鹽,具有輕泄作用,可刺激消化器官活動,促進胎便排出。③初乳的能量較高,盡早吃到初乳可提高仔豬的抗寒能力。若初生仔豬吃不到初乳則很難育活。④初乳能夠促進消化道分裂增殖。仔豬在生后的短期內,胃腸道即發生深刻變化,包括迅速的組織生長、形態學變化和功能上的成熟。
3固定乳頭
正常情況仔豬有一貫地吸吮特定乳頭的乳汁的特性,而初生仔豬多有搶占多乳乳頭據為己有的習性。母豬放乳時間較短,間隔時間長,前部乳頭分泌的乳汁一般好于后部。在仔豬出生后2~3d內必須人工固定乳頭,可使仔豬在吃奶時各就各位,有利于母豬泌乳和仔豬的均勻發育。在固定乳頭時,應將體大者放在后面的乳頭上,體大者按摩乳房有力,可增加后部乳房的泌乳能力;而將體小者放在前面奶多的乳頭上,可彌補先天不足。母豬所有乳頭盡量都不空,可使所有乳房都得到充分的發育,提高母豬的利用效率。沒有仔豬吮乳的乳房易導致乳腺萎縮,所以應及時過哺并窩。
4過哺并窩
適宜的哺乳頭數是根據母豬體重的大小和有效乳頭數來確定的。每20kg體重哺乳一頭仔豬較合適。母性好、泌乳多的母豬可適當增加哺乳頭數。多余的和不足的仔豬就需要過哺和并窩,這樣做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效率,促進產仔數少的母豬乳腺機能的發育,減輕產仔數多的母豬的負擔,有利于下一輪正常發情配種。
在過哺和并窩時注意以下幾點:①母豬產仔日期盡量接近,最好不要超過3~4d;②過哺前要讓仔豬吃足自己母親的初乳;③先產拿小的,后產拿大的;④采用母豬尿灑在過哺的仔豬身上,避免仔豬不認奶媽和奶媽不認仔豬的現象。
5補鐵
初生仔豬的體內的鐵儲備只有30~50mg,每日生長需要7mg鐵,而仔豬從母乳中每日僅能獲得1mg的鐵。在母豬飼料中補鐵,不能增加母乳中的鐵含量。如果不補鐵,仔豬就會患上貧血癥。其癥狀是:精神委靡,皮膚和可視黏膜蒼白,被毛蓬亂無光澤,下痢,生長停滯,嚴重者死亡。
補鐵方法:在仔豬出生后2~3d內,頸部肌肉注射牲血素,一次100~200mg(0.7~1.4ml);或在圈內角落里撒上一點兒干凈的紅土。但注射鐵制劑是最好的補鐵方法,效果也非常顯著。
6適時開食補料
仔豬補料時間最好是從7~10日齡開始,設補料槽,先誘水,后誘開食料。開食料以甜味和乳香味為主,料型以顆粒料為佳。糊狀料比破碎料效果好,可把玉米或紅高粱炒成微黃色,然后再加工成糊狀,放些甜味劑抹在小豬嘴里,讓它吃到料香,逐漸增加補料量。及早開食補料的好處是防止仔豬腹瀉,完善仔豬胃腸發育和分泌機能,提高仔豬免疫功能,為最佳時期斷奶打下良好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