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保證整窩仔豬全活全壯是獲取窩豬噸重的關鍵技術。而要培育健壯仔豬,則必須“抓三食(乳食、開食、旺食)”、“過三關(初生關、補料關、斷乳關)”。
1.抓乳食,過好初生關。仔豬出生后1個月內主要靠母乳生活,初生期又有怕冷、易病的特點。因此,使仔豬及時獲得充足的母乳是促進仔豬健壯發育的關鍵,保溫防壓是護理仔豬的根本措施。
(1)吃足初乳。仔豬出生后要盡早吃足初乳,最遲不超過2小時。初乳中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含量高于常乳;含有較多的鎂鹽,有利于排出胎便;酸度較常乳高,能促進消化器官活動;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體,因初生仔豬無先天免疫能力,需靠吃初乳獲得抗體。
(2)固定奶頭。如果仔豬吃奶的乳頭不固定,就會爭搶乳頭,強奪弱食,既干擾了母豬的正常泌乳,又導致仔豬發育不良、整齊不一,體小仔豬瘦弱死亡。在仔豬出生后2天內必須固定奶頭。方法有2種:一是人工輔助固定;二是完全人工固定法。
(3)保溫防壓。初生仔豬的最適氣溫是32℃,氣溫過低,仔豬常被凍死,且活力差,喜鉆墊草,無精力吮乳,又容易被壓死或餓死。同時,低溫也是造成仔豬下痢韻重要誘因。因此,必須設立護仔欄和仔豬保溫舍,必要時設火炕升溫。
2.抓開食,過好補料關。仔豬從2周齡開始迅速生長發育,僅靠母乳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必須及早補料,以彌補營養之不足,鍛煉消化器官機能,促進胃腸發育,防止下痢。仔豬在2周齡開食比較適宜。開始時可給少量適口性強、易消化的精料,如高粱或玉米粒等,每天4~5次,以后逐漸加量,待3周齡后可過渡到補飼全價混合料,并要保證其充足的飲水。開食后補料時、要特別注意補鐵。鐵是造血的原料,初生仔豬體內儲備的鐵只有30~50毫克,而仔豬正常生長每天就需要7~8毫克,從母乳中只能得到1毫克。這就是說,如果不給仔豬補鐵,其體內儲備的鐵將在1周內耗盡,仔豬就會患缺鐵性貧血,輕者消瘦衰弱,重者導致死亡。因此,嚴重缺鐵地區可在仔豬2日齡時注射右旋糖酐鐵鈷注射液,每頭仔豬頸側肌注3.3毫升。也可選用下列方法之一來預防:①用奶瓶盛裝0.25%硫酸亞鐵和0.1%硫酸銅混合水溶液,在仔豬吃奶時滴在母豬乳頭上方。②在豬圈里經常撒些未被污染的紅土。
3.抓旺食,過好斷乳關。仔豬30日齡后進入旺食階段。為提高仔豬的斷奶重和斷奶后對成年豬飼料類型的適應能力,應加強這一時期的補料,并確保豬體安全無病。
(1)喂花料。仔豬既要有多種飼料的適當搭配,又要注意蛋白質的質量。仔豬最需要的賴氨酸、色氨酸等在黃豆餅及幼嫩的豆科青草中含量較高,要盡量滿足供應。冬春季節可用部分谷粒發芽。以彌補青綠飼料青黃不接的局面。
(2)促食量。發育好的仔豬開食早且貪食,對營養的需要量大,但胃的容積小,排空快,所以最好采用自由采食的飼養方式。對限制飼養仔豬的補飼次數要多,一般每天5~6次,其中1次放在夜間,每次食量不宜過多,以不超過胃容積的2/3為度。
(3)重防疫。圈舍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安靜、空氣新鮮。發現下痢、肺炎等疾病及時治療。30日齡后及時接種豬瘟、肺疫、丹毒、副傷寒疫(菌)苗,及時預防烈性傳染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