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球蟲病是由豬等孢球蟲和某些艾美耳屬球蟲寄生于哺乳期及剛斷奶仔豬小腸上皮細胞所致的一種原蟲病,是引起7~15日齡仔豬腹瀉的主要原因,臨床上以10日齡左右仔豬下痢和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為主要特征,故又稱“十日齡腹瀉”。仔豬發生球蟲病主要是由于接觸分娩舍地板、器具上殘留的球蟲卵囊而感染,母豬糞便中的卵囊也可能引起仔豬發病。
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仔豬經常會感染球蟲病而發生腹瀉,特別是沒有漏縫地板的分娩舍,豬球蟲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缺乏經驗的獸醫經常誤診為細菌性腹瀉,因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而延誤治療時機,造成損失。一般來說,豬場飼養管理不良、豬舍陰暗、潮濕、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仔豬球蟲病的發病率較高,并且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如果混合感染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損失更為嚴重。
1臨床癥狀
患病仔豬下痢,排黃色、黃白色或棕褐色糞便,以黃色糞便為主,個別患豬糞便中混有黏液和血液,呈奶油狀、粥樣或水樣,可持續4~6天。全窩腹瀉多在8~10日齡,發病率50%~70%。病初糞便有黏性,1~2日后排水樣稀糞,腹瀉可持續3~8天,部分仔豬能自行康復;疾≥^重的仔豬精神沉郁,吸乳減少,病豬因脫水而消瘦,皮膚及黏膜蒼白,生長遲緩,同窩仔豬生長發育不均,一般死亡率較低,繼發感染使病情加重時,死亡率達20%。如果同時感染大腸桿菌、輪狀病毒或冠狀病毒等,臨床癥狀則更為嚴重。
2病理變化
剖檢病變主要在腸道,可見病死豬的空腸、回腸有急性炎癥,腸壁血管擴張,腸道黏膜充血、出血,甚至糜爛,常有異物覆蓋,腸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腸系膜淋巴結有時充血、腫大,未見其它臟器有明顯病理變化。
3診斷
取病豬新鮮糞便用鹽水漂浮法集蟲,或取病豬病變腸黏膜直接涂片鏡檢,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診斷,若發現大量近乎圓形的淡黃褐色等孢球蟲卵囊以及裂殖體和裂殖子等可確診。
4防制措施
4.1搞好分娩舍的清潔衛生工作,消除豬舍內的感染性蟲卵,使豬群生活在清潔干燥的環境中。采用高床分娩欄,并及時清除母豬的糞便,盡量減少仔豬接觸母豬糞便的機會;減少仔豬的寄養,避免交叉感染;保持飼糧新鮮、飲水潔凈,消滅中間宿主,減少寄生蟲繁殖的機會,從而減少球蟲病的發生。
4.2分娩舍污染是仔豬感染球蟲的主要途徑,應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減少同一分娩欄球蟲病的連續傳播。分娩舍地板、欄架和各種用具必須嚴格消毒,由于普通消毒劑不能殺死球蟲卵囊,應選用對球蟲有強殺滅作用的消毒藥,尤其是以戊二醛為基礎的復合型消毒劑,如騰駿復合醛、安滅殺等,可有效殺死球蟲卵囊,明顯降低豬球蟲病的發病率。
4.3豬糞應集中堆積、發酵處理,以殺滅豬球蟲等寄生蟲蟲卵,做好殺蟲滅蠅工作,減少球蟲病的傳播。
4.4雖然母豬體內的球蟲不是引起仔豬球蟲病的主要原因,但也不能忽視。針對目前豬場存在多種寄生蟲危害的實際情況,應選用能同時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的復方驅蟲藥物,有效地控制豬球蟲和其它寄生蟲對豬群的危害。豬場技術人員在選擇驅蟲藥物時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①單純使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對疥螨等寄生蟲驅除效果較好,但對球蟲無效,對豬體內移行期的蛔蟲幼蟲等效果也較差;②阿苯達唑、芬苯達唑等對蛔蟲、鞭蟲、結節蟲等線蟲及移行期的幼蟲、蟲卵都有較強的驅殺或抑制作用,但對豬球蟲無效;③地克珠利、鹽酸氨丙啉和一些磺胺類藥物對球蟲效果較好。
豬場應選用含有抗球蟲成分和對體內外其它寄生蟲均有較好效果的復方驅蟲藥,如強力肯維滅,從母豬產前7~10天轉入分娩舍后開始投藥,一直喂至分娩前為止,避免母豬體內外寄生蟲,如疥螨、蛔蟲、鞭蟲等傳播給仔豬,防止仔豬接觸帶蟲母豬糞便中的蟲卵而發病。有些抗球蟲藥與其它藥物會發生配伍禁忌,如莫能菌素與泰樂菌素、泰妙菌素合用會造成豬生長抑制,甚至中毒死亡,應避免配合使用。
4.5在仔豬球蟲病發病嚴重的豬場,除在母豬產前飼糧中添加含有抗球蟲成分的驅蟲藥物外,應另外添加泰樂菌素復方制劑,如安泰、呼支泰等,從產前1周喂至產后1周,從多方面預防仔豬感染球蟲。同時在仔豬3~5日齡時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和泰樂菌素復方制劑溶液或5%的三嗪酮懸液,對小豬進行灌服,有一定預防效果。當懷疑仔豬發生球蟲病時,用同樣方法進行治療,連用5天,患病仔豬應同時灌服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死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