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宜陽縣某養豬戶的豬發生以高熱、呼吸急促、跛行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前后死亡16頭,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豬急性敗血性鏈球菌病。對其它豬用藥防治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1流行情況
2007年5月下旬,該養豬戶從市場上購進仔豬63頭,在1棟豬舍內分8圈飼養,3d后,有5圈豬相繼發病,共發病28頭,發病率44%,死亡16頭,死亡率57%。
2臨床癥狀
病豬體溫升高達41℃~42℃、呈稽留熱,急性病豬1~2d內死亡。病豬精神萎頓、喜臥、絕食、眼結膜充血、流淚,眼角有少量眼屎。流鼻水、呼吸急促、小便短赤,個別有血尿及腹瀉帶血,腹下、四肢下端、耳尖呈紫紅色、出血性紅斑。病豬后肢出現一肢或多肢關節腫脹、跛行,不能站立。
3病理變化
剖檢瀕死和病死豬9頭,所見病變基本上相同。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四肢和耳尖呈紫紅色斑狀出血,可視黏膜發紺,眼角有膿性分泌物,肛門周圍及尾毛不潔、粘有糞便,皮下和皮下脂肪有出血點,脂肪呈黃棕色,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會厭軟骨處有點狀出血,氣管、支氣管充血。內有白色泡沫,肺水腫充血。大小腸各部亦多呈充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肝臟稍腫大、呈黃棕色,膽囊黏膜水腫、充血,膽壁增厚,切面呈淡黃色膠胨狀。脾臟柔軟,稍腫大,呈紫紅或黑紅色,有的邊緣有出血性梗塞。少數病例腹腔內有橙黃色混濁的滲出液,漿膜充血、出血,心肌、心脂肪有針尖大小出血點。心腔內有煤焦油狀的血液塊。心耳、心冠溝心內膜有斑點狀出血。心包腔積液,液體呈淡黃色。腎臟充血變性、微腫,包膜不易剝下,被膜下可見針尖大小出血點及匯集成的出血斑點。皮質髓質部均有出血點。膀胱及輸尿管黏膜有針尖到粟粒大小的出血斑點。腦、脊髓都有出血點,腦輕度水腫。關節腔中滑液增多,呈淡紅色,關節囊充血、出血。
4實驗室檢查
4.1細菌形態
將剖檢9頭豬的心血、肝臟及脾抹片,染色鏡檢見有多數成雙、單個及少量3~4個短鏈的革蘭氏陽性球菌。瑞氏染色可見莢膜。培養菌落抹片可見大量成雙、單個及少數3~4個短鏈性革蘭氏陽性球菌。
4.2培養特性
在37℃溫箱中孵育24h生長情況。血液瓊脂斜面可見菌落生長旺盛,沿著接種線融洽生長出半透明、灰色、圓形光滑、中間突起的小菌落,周圍有溶血圈。普通斜面可生長,但菌落較貧脊。含有肝小塊的厭氧肉肝湯,呈均勻中等混濁,延長孵育時間(48~72h)逐漸沉淀,液體清朗。普通肉湯較清亮,振蕩后有絮狀纖維浮起。
4.3生化試驗
以2例培養物作糖發酵試驗,結果均相同。均能發酵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山梨醇等產酸不產氣。不發酵阿拉伯膠糖、肌醇、菊糖等。
4.4動物接種試驗
以剖檢死豬的肝、脾、腎等組織制成1∶10生理鹽水乳劑,分別對兩只小白鼠進行腹腔接種,2只進行腹部皮下接種,每只接種0.5mL,經24h至36h2組4只小白鼠均發病死亡。剖檢死亡小白鼠見到肝、脾腫大和充血。肝、脾抹片染色鏡檢均見大量單個、成雙及短鏈排列的球菌。在1∶10的病料乳劑中加入2000u/mL的華北青霉素,在37℃溫箱中作用3h后,再接種于3只小白鼠(腹腔內2只,皮下1只),均未引起小白鼠發病。
5治療
對發病豬用160萬u青霉素肌肉注射,2次/d,連用5d,經過及時治療的12頭病豬全部治愈,對其它豬用80萬u青霉素預防治療,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周后用鏈球菌疫苗進行預防注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