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概述
仔豬先天性震顫又叫傳染性先天性震顫,欲稱“仔豬跳跳病”或“仔豬抖抖病”,是仔豬剛出生不久,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陣發性攣縮的一種疾病。試驗已證實本病的傳染性。從自然病例采取病料接種原代豬腎細胞培養物,在電鏡下可見到直徑約20nm的先天性震顫病毒。以此培養物接種于懷孕母豬,可將疾病傳給其新生仔豬。
防治措施
本病試用過許多種藥物療法,均不能改變病程。對發病仔豬應加強照管,豬舍要保持溫暖、干燥、清潔,使仔豬靠近母豬以便能吃上奶,或對仔豬進行人工哺乳,這可使大多數病仔豬自然恢復而減少死亡損失。為避免由公豬通過配種將本病傳給母豬,應注意查清公豬的來歷。不從有先天性震顫病的豬場引進種豬。
診斷要點根據癥狀和病史可以作出初步診斷。對中樞神經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如發現髓鞘形成不全等病變,可以確診。
病豬無肉眼可見的明顯病變。對中樞神經的組織學檢查,可見明顯的髓鞘形成不全,腦血管周圍充血、出血、小腦發育不全,小動腦輕度炎癥和變性,小腦硬腦膜縱溝竇水腫、增厚和出血等。母豬在發病仔豬出生的前后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仔豬的癥狀輕重不等,若全窩仔豬發病,則癥狀往往嚴重,若一窩中只有部分豬發病,則癥狀較輕。震顫呈雙側性,主要侵犯骨骼肌。一般表現在頭部、四肢和尾部。輕的僅見于耳、尾,重的可見全身抖動,表現劇烈有節奏的、陣發性痙攣。由于震顫嚴重,便仔豬行動困難,無法吃奶,常饑餓而死。仔豬如能存活1周,則一般可不死,通常于3周內震顫逐漸減輕以至消失。緩解期或睡眠時震顫輕或消失,但因噪音、寒冷等外界刺激,可引發或加重癥狀。癥狀輕微的病豬可在數日內恢復,癥狀嚴重者耐過后,仍有可能長期遺留輕微的震顫,而且生長發育也受到影響。
本病的另一種表現是后肢肌肉呈強直性痙攣,后肢分開,似犬坐姿勢,尾部輕微震顫,病豬可在3周內康復。
本病僅見于新生仔豬,受感染母豬懷孕期間不顯示臨床癥狀。成年豬多為隱性感染。本病是由母豬經胎盤傳播給仔豬的,未發現仔豬間相互傳播的現象。公豬可能通過交配傳給母豬。母豬若產過1窩發病仔豬,則以后產的幾窩仔豬都不發病。在同一感染豬群中,產仔季節早期出生的仔豬,癥狀最重,隨著季節的推移,后來出生的仔豬的震顫癥狀就輕為輕微。不同品種及其雜交豬對本病的易感性沒有明顯差別。有人認為,本病的發生與母豬孕期營養不良有關,如維生素和無機直缺乏,磷、鈣、比例失調等,可促進本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