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病情況
循化縣積石鎮某豬場13頭經產母豬,于7月開始,兩頭母豬患子宮炎,從陰門排出膿性分泌物,以后病例逐漸增多。8-9月份為發病高峰期,發病母豬達9頭,發病率達70%。該場母豬曾接種過豬瘟弱毒苗、鏈球菌弱毒苗。
2臨床表現
病母豬體溫一般正常,精神、食欲和體況無明顯變化,個別嚴重病豬,食欲稍減,略見消瘦。陰門常排出分泌物,尤其是在發隋期、分娩后和流產后分泌物更多。病初排出的分泌物為灰白渾濁的半透明黏性物,后為淡黃色不透明的膿性分泌物,而且有腥臭氣味。正常分娩的母豬2?3d后就見陰道排出不正常分泌物,逐漸嚴重,病期長,受胎率低。有的流產前陰道已排膿性分泌物,流產后分泌物更多。流產的死胎充血、出血或有水腫,個別木乃伊化,胎衣渾濁,常有腐敗臭味。
3剖檢變化
剖檢見子宮黏膜腫脹、充血、出血和多量黏液膿性分泌物,子宮頸口充血。其他內臟無明顯變化。皮膚見2?3個膿腫,切開膿腫內充滿淡黃色濃稠的膿液。
4實驗室檢查
4.1病料抹片鏡檢:多次取病豬子宮分泌物和死胎抹片,革蘭氏染色、鏡檢,都見有革蘭氏陽性鏈球菌,多單個、成雙少數短鏈狀,有莢膜。
4.2分離培養:多次取病豬子宮分泌物、死胎、公豬精液和母豬皮膚上膿腫的膿液,接種鮮血瓊脂平皿和血清肉湯培養基,共分離到鏈球菌13株。這些菌株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為灰白色、半透明、露滴狀的小菌落,菌落周圍有明顯的β型溶血環。在血清肉湯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培養物涂片可見菌體多成雙,也有短鏈和長鏈狀。
4.3生化試驗選取從子宮分泌物、皮膚膿腫、死胎和公豬精液分離的菌株6株進行生化試驗。結果發現:6株均發酵葡萄糖、乳糖、蔗糖、山梨醇(產酸不產氣),不發酵木糖棉石糖、鼠李糖、海藻糖和阿拉伯膠糖。不產生吲哚和硫化氫,水解淀粉,不水解尿素,M.R試驗陰性。
4.4動物試驗取上述各株的血清肉湯24h培養物,皮下接種小白鼠,每只0.2ml,2~5d內死亡。
5防治
畜主曾多次使用過多種藥物對病豬進行治療,但療效不穩定,后來采取了下列方法效果較好。上午用0.2%~0.4%宮炎清500ml沖洗子宮、陰道,下午子宮內注射大劑量的20%長效土霉素“愛畜達”20~30ml,連用4~5d。子宮內給藥最好于母豬發情時或注射雌激素后,因子宮口張開,此時藥物易注入子宮內,效果較好。對豬場公、母豬用鏈球菌弱毒苗(ZT-)免疫預防,20~30d后再加強免疫1次。配種最好采用人工受精。每2~3d用消毒劑對豬舍、母豬體表圍噴霧消毒,母豬陰門可涂?{“潔體鍵”等環境調節,減少外界細菌進入陰道內的機會。
6小結
根據該場發病情況、癥狀和試驗室檢查,確診該場母豬患的是子宮炎型鏈球菌病,是C型獸疫鏈球菌引起。該場母豬配種一直采用公、母自然交配的辦法,因此,公豬在傳播本病上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重要途徑,是鏈球菌通過陰門傳人子宮內而引發感染。發生本病應多方面采取措施。鏈球菌弱毒苗接種,以提高其免疫力是關鍵。豬舍豬體表消毒、子宮沖洗和子宮內給藥相結合,還得采用人工受精等措施才能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鏈球菌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定期分離本菌株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治療,也是提高療效的另一種方法。
豬鏈球菌病在我國已成為普遍流行的常見傳染病,表現的臨床類型主要有急性敗血型、腦炎型、多發性關節炎型和局部膿腫型。子宮內膜炎型鏈球菌病卻極少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