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長期以來,對補中益氣湯應用較多,臨床應用較之廣泛。筆者在臨床運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母豬產后癱瘓均獲得良效。母豬產后癱瘓之因,主要是喂養失調,營養欠缺,管理不當,產后流血過多或分娩時用力過猛,造成產后虛弱,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等造成癱瘓。環境、地理、氣候也是一大因素;筆者在幾年來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加減補中益氣湯治療母豬產后癱瘓療效尚好,現整理于下,供參考。
1治療依據淺析
根據中獸醫理論,氣與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血的正常運行依賴于氣的推動。因氣血不足,中氣下陷而虛弱,也因氣虛而血運無力,加之產時功力過度,失血過多,營養、管理失調,虛弱有余;失血則失氣,氣不行則血不行,從而氣血運行無力,停滯于四肢,氣血無力,血行受阻,局部瘀滯腫硬。冷濕內熱,游走疼痛,四肢跛行,關節屈伸不利從而臥地不起,久則導致癱瘓。如單一補中益氣,而不配合補陰壯陽,活血化瘀從而使患畜光補而氣血不行,關節不伸難以恢復痊愈,鑒此,筆者運用補中益氣湯配合活血化瘀的治法,其效較好。
2方劑與方解
方劑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健脾活血藥組成,黃芪、黨參、升麻、柴胡、香附、陳皮、當歸、白術、熟地、紅花、川芎、甘草、十二味組成。方劑中,黃芪、黨參、白術、甘草助溫補氣,益中健脾;黃芪有升陽補氣之功,與柴胡、升麻配合可提舉虛弱下陷之氣,陳皮、香附、白術配熟地、川芎可行氣解郁、活血解痛、化瘀消腫。當歸是產后母畜主藥又有“血中氣藥”之稱,血生于氣,氣虛則血虧,故以當歸和營補血,加之配以紅花、川芎可使氣血行走于四肢。川芎有“血中之氣藥”之稱,故可以達補不滯膩的目的,有走有守,以防熟地呆滯膩。香附為治胎產疾病之要藥。白術為補脾燥濕之藥,諸藥相合共達氣血雙補,升陽舉陷,化消腫,補中益氣,強筋壯骨之功,從而可使豬產后癱瘓得以復原。
補中益氣湯黨參、黃芪、白術、當歸并用,能增加機體耗氧量,加強心臟收縮力,并有促進血清白蛋白增加,以升高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色素等作用,全方能改善機體蛋白質代謝,增強體力,防止貧血發展,這可能是本方補血升陽的藥理基礎,所以加上香附、紅花、川芎、熟地的配合有療母豬產后癱瘓之理也。
3典型病例
3.12004年5月二塘鄉香里胡拉村張某家一母豬產后不起,口溫高、便干、四肢發熱、后肢關節疼痛。治宜除熱通絡。黃芪40g、黨參50g、升麻30g、白術20g、當歸40g、丹皮20g、防已15g、川芎40g、干草20g,水煎服,第2d體溫正常,疼痛消失、起立吃食,再投二劑痊愈。
3.22004年12月二塘鄉尕什加村王某家一母豬,產后無力,青霉素治療后倒地不起,經檢查四肢發冷,豬舍潮濕,疼痛明顯,后兩肢腫脹、僵直不起。治宜除濕活瘀。黃芪50g、黨參60g、升麻30g、當歸40g、熟地20g、柴胡20g、獨活20g、茯苓40g、川芎30g、姜活20g,煎汁連服三劑愈。
3.32005年3月二塘鄉工一村楊某家一頭母豬,產后肢體不活,四肢無力,吃食時兩后肢不斷交換,站立時短,臥地時長,手摸四肢溫熱,治宜除風活血:黃芪50g、黨參60g、升麻30g、當歸40g、香附10g、白術15g、陳皮20g、紅花30g、防風20g、川芎30g、細辛20g、牛膝20g、干草10g煎汁,連服三劑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