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產后熱是母豬產后1~3天出現以高熱、不食為特征的一種疾病,母豬體溫升高到41左右,食欲減少甚至廢絕,泌乳量下降,從而造成仔豬生長發育受阻、仔豬腹瀉,甚至造成母豬和仔豬的死亡。近兩年來,豬產后熱病例的增多,從本地發病情況看,發病率在10%左右,夏天發病率比冬天發病率高。筆者在治療該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一點體會如下。
發病原因及類型
根據母豬發病時出現的癥狀一般分為四種類型:子宮炎型、乳房炎型、便秘型、混合型,這四種類型共同的癥狀為母豬體溫升高到41℃,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甚至廢絕,呼吸急促,泌乳量下降,仔豬消瘦,母豬大便干燥,尿色黃、量少。
子宮炎型產后熱
發病原因分娩較大胎兒的過程中.使產道劇烈擴張、摩擦,使母豬的產道損傷、污染,胎衣碎片殘存在子宮,子宮弛緩時惡露滯留難產時手術不潔,都是造成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臨床癥狀一般發生在產仔48小時以后,母豬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到4l℃.泌乳減少,乳汁稀薄,從陰道中排出白色豆腐渣樣的膿性分泌物,在側臥時如水滴住下流。
乳房炎型產后熱
發病原因母豬產后抵抗力降低,圈舍消毒不嚴,經乳頭感染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綠膿桿菌等病原菌,引起乳房炎。
主要臨床癥狀豬可轉入孕期監測:對測定可疑或陰性的母豬在3天和16天后再分別監測,若仍為陰性(未孕)則可及時轉欄作相應處理。作孕期監測可每周一次.或半月,或一月監測一次,每次監測結果均需制表記錄,項目與早孕監測類似。對發現死胎、氣腫胎、流產和胚胎吸收的母豬應淘汰或治療處理。
孕期監測正常的母豬在配種后100天左右轉入產仔舍,作進一步的觀察和監測。所有監測記錄最好輸入電腦存貯、統計、分析,也許能從中發現問題和疫情隱患。比如在某段時間內發現配種成功率顯著降低或死胎、流產率顯著提高。就應及時檢討飼養管理是否妥當.飼料質量是否正常,公豬精液是否合格,是否存在細小病毒病、豬瘟等疫情隱患。
監測方法
母豬保定和測前處理:被檢母豬可在限飼欄內自由站立或保定欄內側臥保定,于其大腿內側、最后乳頭外側腹壁上洗凈、剪毛,涂布超聲藕合劑。
儀器操作:打開B超儀,調節好對比度、輝度和增益以適合當時當地的光線強弱及檢測者的視覺。探頭涂布藕合劑后置于檢測區,使超聲發射面與皮膚緊密相接.調節探頭前后上下位置及入射角度,首先找到膀胱暗區。再在膀胱頂上方尋找子宮區或卵巢切面。
圖像觀察:當看到典型的孕囊暗區即可確認早孕陽性。熟練的操作在幾秒鐘內即可完成一頭母豬的檢測。但早孕陰性的判斷須慎重,因為在受胎數目少或操作不熟練時難以找到孕囊。未見孕囊不等于沒有受孕,因此會存在漏檢的可能。
放一般發生在產仔36小時以后,母豬產后食欲減退和精神不振,母性下降。體溫可達41℃~42.0℃,等全身癥狀母豬俯臥將乳頭壓在腹下,’不讓仔豬吮乳頭。觸診乳房感受到乳腺膨大、水腫、質地堅硬,母豬躲避f由疼痛引起的)。如用手強行擠出乳分泌物可觀察到其似膿汁或奶油樣.有時可看到分泌物含有纖維素塊和血凝塊。
便秘型產后熱
發病原因母豬產后,消化機能降低,胃腸蠕動減慢,引發便秘,腸內細菌毒素及有毒物質吸收進入血液引起的1I3.2主要臨床癥狀母豬排糞困難,腹圍增大,常努責而不見糞排出或排出少量干硬球狀糞便.母豬食量減少.
消瘦混合型產后熱以上兩種或三種混合在一起發生.混合型產后熱也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具有子宮炎型、乳房炎型和便秘型三種類型的主要癥狀。
治療治療原則:解熱鎮痛、抗菌消炎、對癥治療。
安痛定注射液20毫升.鹽酸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續3天: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混懸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毫升,24小時后追加給藥一次。
便秘的豬肌注胃腸動力注射液(主要成分氯化氨甲酰甲膽堿),加快胃腸蠕動,促進腺體分泌.皮下注射.每千克體重豬0.2毫升。每天1次,連續3天在判斷早孕陰性時應于兩側大面積仔細探測,并需幾天后多次復檢。排卵監測較為復雜.因為豬的卵巢較小,包埋于深處,外被結締組織包囊,不易找到,需積累經驗,反復摸索、孕期監測也需小心翼翼地探測到胎動和胎心搏動才能鑒別死、活胎;
估測懷胎數時更需雙側子宮全面探查,否則估測數不準.探測懷胎數的時問在配種后28-35天最適宜,此時能觀察到胎體,而且胎囊并不很大,在一個視野內可觀其全貌,隨著胎齡增加和胎體增大,一個視野只能觀察到胎囊的一部分,而估測誤差也會增大。
結果處理:記錄每頭監測結果,登記監測表,并作統計分析。監測效益分析早孕監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相當可觀的。監測結果統計分析,每一百頭母豬用B超監測早孕后每年可減少無效飼養費用650o元以上,問接經濟效益還包括增加產仔數.提高母豬生產效率,及時發現豬群疾病和疫情等。
種豬活體背膘厚及眼肌面積的測定
測量位置的確定膘厚和眼肌面積可在同一位置上測量.也可在同一幅超聲切面上測得。我國現大部分單位取三點測量.即肩胛后沿、最后肋處及腰薦接合處距背正中線4厘米處作為膘厚和眼肌厚的測量點,而后取三點平均值。此三處亦可作眼肌面積的測量位置也有人僅作10~11肋間距背正中線4厘米處測量。
操作程序被測豬在保定欄內自然保定,測量位置要清洗去痂皮,剪毛并涂布藕合劑,測背膘時將探頭隔水袋水平置于豬背上,探頭軸線與背正中線垂直,并使2.3嚴重乳房炎乳房基底部用0.1%普魯卡因1o0毫升+青霉素400萬單位封閉。
綜合防治預防便秘:分娩前3~5天,喂麩皮水或飼料中添加人工鹽15克/千克13糧。預防乳房炎及子宮炎:分娩前乳房、陰戶用0.1%高錳酸鉀清洗。分娩結束,肌注抗菌藥物長效鹽酸土霉素注射液20毫克/千克體重。
臨床病例油榨鎮白佛院村劉某,飼養母豬1頭,產后3天,出現食欲廢絕,體溫41.5℃,從陰道中排出白色豆腐渣樣的膿性分泌物,大便于硬呈球狀,母豬俯臥將乳頭壓在腹下,不讓仔豬吮乳頭。觸診乳房紅、腫、熱、痛。診斷是混合型產后熱,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25毫升,鹽酸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0毫克,每天2次連續3天;肌肉注射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混懸注射液20毫升.24小時后追加給藥一次。皮下注射胃腸動力注射液5毫升。每天1次,連續2天。5天后回訪,痊愈。
小結由于母豬產仔時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水分,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導致自身抵抗力下降,體內繼發或外源性細菌感染等造成了豬產后熱。在這種情況下,要加強對母豬的護理和保健.發病及時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其他疾病,加快母體的恢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