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引言和目的
中國地方豬(江海型)具有產仔數多、肉質優良的特性;而杜洛克豬則生長快、胴體瘦肉率高,將兩者的優良特性結合,培育中國瘦肉型品系(母系)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
本試驗的目的主要探索杜洛克豬與中國地方豬(江海型)雜交,其不同血緣成分的雜種豬對胴體品質和肉質的影響,為培育肉質優良的中國瘦肉型品系(母系)豬提供科學依據。
材料和方法
選擇29頭生長發育正常的試驗豬,分為三組:Ⅰ組10頭為杜楓姜豬(各含杜洛克豬、楓姜豬血緣50%)、Ⅱ組10頭為杜杜楓姜豬(含杜洛克豬血緣75%、楓姜豬血緣25%)、Ⅲ組9頭為杜洛克豬。日糧營養水平采用中國GB8471-87標準,試驗豬飼養期為20~90kg。
試驗結束按中國GB3038-82標準屠宰,分別測定胴體品質、背最長肌和半腱肌的肉質、肌肉氨基酸、肌苷酸含量和肌肉超微結構等。采用SPSS軟件建立原始數據庫和統計分析。
結果和討論
隨著杜洛克豬血緣成分的提高,地方豬(江海型)血緣成分降低,主要產肉力性狀(眼肌面積、胴體瘦肉率)逐漸提高,而產脂肪力性狀(平均背膘厚,花、板油比例)則逐漸降低。大部分肉質性狀與產肉力性狀之間存在負相關。其中肉色與產肉力性狀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肌肉的肉色、嫩度、熟肉率等呈下降趨勢,但不同部位間肌肉比較無顯著差異。
肌肉水分、蛋白質、粗灰分,Ⅰ、Ⅱ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而Ⅲ組(10%杜洛克豬組)則表現出肌肉水分含量低、蛋白質和粗灰分含量高,且與Ⅰ、Ⅱ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粗脂肪三組差異不顯著。肌肉水分含量、蛋白質和粗灰分含量在肌肉部位間差異不顯著。
肌纖維直徑比較,Ⅰ組<Ⅱ組<Ⅲ組,三組的半腱肌>背最長肌。背最長肌肌纖維直徑與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呈正相關趨勢,與肉色呈負相關(P<0.01)。
肌原纖維直徑、肌節、I帶、A帶的長度比較,三組間無顯著差異。背最長肌肌原纖維直徑與pH值、肉色、熟肉率呈正相關趨勢,與剪切力、失水率呈負相關趨勢。
肌肉氨基酸總量、必需氨基酸和鮮味氨基酸含量,三組間無顯著差異,但肌苷酸含量則Ⅰ、Ⅱ組>Ⅲ組(P<0.05),說明雜種豬受地方豬肌肉肌苷酸含量高的影響。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