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豬防疫涉及到農民增收和市場供應,是一個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問題。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等疾病的流行,說到底仍是生豬防疫中出現了許多漏洞,這也是目前一些農村畜禽防疫未能搞好的主要原因。經過實地調查,筆者把其中一些問題反映出來,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防疫隊伍不完整,獸醫人員短缺。由于生豬藍耳病疫苗是免費下撥的,養殖戶積極性很高。但目前一些鄉村無法組織起人力集中進行防疫注射,大多數情況是,由鄉鎮農技中心或少數獸醫人員通知養豬大戶將疫苗領回去自己給豬搞防疫注射,而相當一部分的散養豬則處于漏防狀態。
疫苗保管不當,注射到豬體內的疫苗可能已經失效。許多鄉鎮獸醫(包括許多養豬大戶)認為滅活疫苗不需要冷藏,隨便存放即可。許多鄉鎮獸醫早上將幾瓶疫苗放在挎包里,騎著自行車或摩托車,在30多攝氏度的氣溫里,一直用到晚上,如此打到豬身上的疫苗可能早已失效。還有,就是不按操作規程防疫注射,防疫效果差、應激反應大。
科技普及推廣流于形式。平時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是防疫工作的前提,不僅一些養豬戶沒有意識到,就連許多動物防疫人員也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一些地區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推廣成了走過場。農民渴望的科學飼養、科學防疫等知識和技術到不了農民的手中。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兩點建議,其一,加強對基層獸醫人員技術培訓。從目前動物防疫的具體情況來看,廣大農民迫切需要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都高的獸醫人員。因此,目前市縣兩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抓緊對現有基層獸醫人員的技術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動物防疫的新技術和新的操作規程,盡快適應農村動物防疫的需要。其二,科技普及推廣要注重實效。要特別注意徹底改變以往那種一搞科技下鄉,就鑼鼓喧天、車馬成隊的形式主義做法,把力氣花在實效上,做到農民需要什么技術就送什么技術,并教會農民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