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長時期以來,某些地區多數養殖場、戶豬群不同程度表現咳嗽、氣喘、食欲低下,部分豬消瘦,生長慢,往往延長出欄期30天以上,飼料利用率低,使養豬生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過去一般認為是喘氣病所致。母豬群感染后,大多數照常發情配種產仔,如果不混感其他病,很少有流產、生產死胎、木乃伊現象。近十余年來,豬繁殖障礙―呼吸道綜合征(又稱藍耳。┰谠S多地區時有發生,特別是秋產的初產母豬發病嚴重。后備母豬感染后咳嗽、氣喘,大多數呈腹式呼吸癥狀,很像喘氣病,但不同的是出現一系列繁殖障礙―發情延遲或不發情,發情配種的返情率高;孕后期母豬生產死胎、木乃伊、弱仔多,仔豬成活率很低。有的規模飼養場母豬生產死胎達50%以上,有些母豬感染后預產前發燒厭食、咳嗽、氣喘加重,腹部、耳朵發藍,所以稱藍耳病,生產死胎多,生產后癥狀減輕。生產實踐中證明在母豬懷孕后期通過胎盤感染的大多生產死胎。
發病原因,各種疫苗,如乙腦、細小病毒、藍耳病、偽狂犬、口蹄病、豬瘟,沒按要求防疫注射或者疫苗管理保存失敗,造成免疫失敗是重要原因。在患有藍耳病陽性種豬場購買種豬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該病大多數呈慢性感染方式,不重視經常消毒,各類豬群在同一舍混養,轉群不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使藍耳病反復發生。斷奶仔豬,保育舍小豬、生長育肥豬都會發生藍耳病,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必須引起養殖戶的高度重視,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凈化豬群,否則養豬生產不會獲得好的經濟效益。采取綜合措施防治藍耳病。
一、加強飼養管理
增強母豬機體抗病力,避免因營養不全面造成流產死胎。
1、飼料多樣化。喂配合飼料,營養水平:粗蛋白15%~16%,配方中增加8%~10%青粗飼料,保證礦物質多維素。
2、母豬要掌握分期管理。配種前兩周增加飼喂量,日喂3公斤,配種后嚴格限飼,3~4周內,日喂1.75~2公斤;孕中期4~13周仍限制飼喂,日喂2.4~2.5公斤;孕后期14~16周(90~112天)日喂3.75公斤,預產前2~3天限飼,日喂2~2.5公斤。
3、嚴禁使用霉玉米及其他發霉飼料喂母豬。因霉菌毒素同樣會造成母豬流產、死胎及發情不正常。
二、注射疫苗
后備母豬配種前注射乙腦、細小病毒、藍耳。缁蠲纾慰袢瑘猿肿⑸鋬杀殚g隔兩周,豬瘟單苗6頭份,口蹄疫不能漏防,懷孕期不能補防口蹄疫,易引起流產。
三、飼料中定期加藥預防
1、豬健素。后備母豬配種前10天,連用7天按說明加。
2、其他預防藥:支原凈原粉每100公斤料12克;全梅素30克;阿莫西林按說明適當加量。
四、各類豬舍要全進全出
必須避免同一欄舍飼養不同批次的大、小豬,避免交叉感染,疫病不斷。豬群轉出后徹底沖涮消毒,空欄一周以上。
五、堅持防疫衛生制度
1、不從病豬場購買新豬。
2、規模豬場一定要采取封閉式管理,禁止亂人進出,特別是購豬商販,運輸車輛嚴禁出入生產區。
3、飼養管理人員未經消毒、更換工作服、膠鞋不能進入生產區。
4、各飼養舍門口設有消毒池,舍邊定期消毒,每周一次,及時隔離病豬。及時消滅蚊、蠅,經常滅鼠,防止狗、貓出入豬舍引起傳染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