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翻開每一本全面介紹養豬技術的書籍,幾乎都有關于怎樣選擇母豬的內容。其大的方面是沒問題的,但實際生產中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對待。筆者在這里就個人二十年養豬的體會談談這個問題,以供同行參考和交流。
從廣義上來講,選擇母豬包括品種(品系)選擇和個體選擇。
一、品種的選擇
1.根據本人的養豬技術水平選擇品種:技術水平較高、養殖規模大的最好選擇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或者它們的雜交后代,因為這些品種的生長速度快,瘦肉率較高,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也高;而地方品種適應性強,耐粗飼,母性好,發情明顯,比較容易管理,所以適合家庭和小規模業余養殖戶飼養。
2.根據飼料資源選擇品種:使用全價飼料養豬的,最好選擇引進的外血品種,而有大量廉價青粗飼料的,可以選擇地方或雜交品種。據經驗,地方品種對粗纖維含量高的粗飼料消化率明顯高于引進品種,而如果使用全價飼料,引進品種的飼料報酬優于地方品種。
3.根據銷售目標地選擇品種:養大肥豬的,如果以本地或農村銷售為主的,可以考慮選地方品種或雜交品種,因為這些品種肉質較好,肥瘦適宜,適合農村的消費習慣;而產品運銷大城市的就要選瘦肉率相對較高的引進品種。
4.根據出欄規格選擇品種:銷售乳豬做烤豬的,宜用產仔多管理相對容易而且比較早熟的地方品種。或者用這些品種的一代雜種(既能保持產仔多的特性,又改變了毛皮的色調)。供肉聯廠加工中豬的(45公斤左右),可選擇雜交種。因為雜交種體型和瘦肉率均能達到做中豬的要求,管理技術也相對容易些。但養大肥豬出售的宜選用成熟晚一點的,體型大一點的品種,這些品種一般因為生殖發育遲,后期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要優于早熟小型品種,而且飼養時間的彈性空間較大,可以根據市場豬價規律調整出欄時間或出欄體重。
二、個體選擇
個體選擇主要是指外觀的選擇,這些在很多關于養豬的書上介紹得很詳細了,我這里就本人的感受說幾點不同意見。
1.選擇“精神活潑,反應靈敏”的沒錯,但要注意有些見人就躲,眼露驚恐之色,反應特別敏感的豬。這種豬往往成年后性情不好,稍受驚嚇則一躍而起,有的在剛生產時還會攻擊甚至咬死小豬。有些則會在懷孕時流產。
2.關于乳頭的多少和位置,單純的強調多乳頭是片面的,主要是乳頭大小和分布要勻稱。其實在實際生產中有12個乳頭以上的就可以了,因為一窩能帶出十二頭以上仔豬的不是很多,而且規模豬場母豬同時生產的還可以相互調整(寄養),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分批喂奶。但是乳頭分布一定要均勻,大小盡量一致,分布如果稀密不一,分布稀的乳頭大,奶水也多,而分布密的乳頭相對小一點,泌乳也少,會造成仔豬斷奶時的大小不勻。至于是單乳頭(農村稱木馬奶)好還是成對的好?我認為沒有必要去考慮。主張單乳頭的認為奶頭錯開了,仔豬吃奶時不會相互擠壓,其實母豬的乳房組織彈性很大,成對的乳頭仔豬吃奶也不會相互壓著的。
3.臀部:“雙肌臀”是相對品系而言的,在同一品系中不要單純地追求臀部特別大和突出。這種豬往往有基因突變的情況,有些甚至雄性化了,一是在自然交配的情況下配種困難,二是這種變異豬發情不明顯或不正常,產仔很少。
4.腹部大小的問題:在同一品種中,我認為腹部相對比較大的優于腹部小的,而腹部萎縮的不宜留做種用。腹部大小適中其胎兒活動空間相對較大而環境寬松,所以產仔較多,而且初生重也大。腹部過小的夏季初產豬最易流產。
5.陰部形狀:陰部要求大小適中,發育正常。稍大而不松弛,但又不能有腫大感,陰尖部不上豎,力求線條平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