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價大幅回升后,目前不少養殖戶想擴大養豬規模。對此,有些讀者問:究竟養豬規模多大為好?筆者先講一個親自調查過的養豬戶成敗的故事。
湖南省新邵縣釀溪鎮畔田村有一外來養豬戶叫毛方明。老毛在其老家是出了名的養豬專業戶,他采取自繁自養的方式,并配備了一臺小型飼料粉碎機,大部分飼料由自己生產。養豬由一家人打點,沒有請工。每年出欄豬40~50頭。行情好時,一頭豬凈賺100~120元;行情一般時可賺40~60元;行情不好時基本不虧。雖然辛苦,但掐指算算,高墊低扯平,每年每頭豬凈賺60元左右,一年下來純收入也就有2.4~3萬元。養了十多年的豬,老毛有了些積蓄,想擴大規模,于是他租賃了田村“五四”園藝場的舊房,將其改成豬圈,改建的固定資產投入花去了15多萬元,養豬規模擴大到300~400頭,并請了好幾個幫工。但養豬規模擴大后,幾年下來卻虧了老本。即使行情好時,每頭出欄豬的凈利潤也大幅降低,而且在前些年行情不好時,每年要虧損10~15萬元。后來他仔細一琢磨,原來租賃和改建的投入、貸款利息、請工、購買部分仔豬和飼料增加了開支,請的員工也遠不如自己對養豬內行。用專家的話說是老毛擴大養豬后,就他的條件而言,已失去了規模養豬的邊際效益。
邊際效益對于農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而實際上養豬戶每一次擴大規模都與邊際效益息息相關。這正像餓了吃饅頭一樣,假如一個人餓了能吃三個饅頭,吃第一個饅頭后覺得饑餓有所緩解,則這個饅頭開始有邊際效益;吃完三個饅頭后,如果覺得飽了,說明第三個饅頭邊際效益最大。如果再吃第四個,超過了極限,就會感到撐,則第四個就沒有邊際效益了,或者說邊際效益是負值。老毛年出欄40~50頭豬有邊際效益,但擴大規模到年出欄300~400頭就沒有邊際效益了。
這樣分析不等于筆者反對規模養豬,相反,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規模養豬是必然趨勢。但規模要適度,不僅要與勞動力、生產工具等內環境相適應,而且要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市場供需狀況相適應,要將養豬規模控制在最大邊際效益上。現階段,我國廣大農村因各地飼料來源、技術和管理水平、勞動力成本、飼料和生豬價格等不一樣,規模養豬經濟效益也有高低,因而適度的養殖規模也有差別。據有關專家推薦,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一個農戶以年飼養肉豬100頭以上獲得的經濟效益較高,而一般地區以年出欄商品豬30~50頭的規模獲得的邊際效益較好;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年出欄10~30頭商品肉豬的規模獲得的經濟效益最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