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前,在小規模養豬場,在飼料的使用上仍存在很多的盲點。這些盲點的存在,降低了飼料的轉化率,影響養豬業的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催肥階段加蛋白,全然不顧高成本在農村,養豬戶在豬催肥階段大量喂豆餅或花生餅,他們認為這樣喂豬才能長得快、肉才結實,其實這是錯誤的。催肥階段豬生長重點是長脂肪,而不是長肌肉,因此,不需要大量的蛋白質飼料(如豆餅或花生餅)。另外,豆餅或花生餅內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多喂后能使豬的脂肪變軟且發黃,不但不會使肉變得更結實,反而降低了肉的品質。
生料煮熟才喂豬,破壞營養增成本生飼料喂豬技術早已普及,但不少農村養豬戶至今仍采用熟飼料喂豬的飼養模式,他們認為豬吃熟食易長肉,這是非常錯誤的。其實,飼料經煮熟后,維生素幾乎全部被破壞,飼料中的蛋白質變性。如果在燜煮時久放鍋內,飼喂時還會出現亞硝酸鹽中毒現象,造成豬只死亡。喂生食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費用,還能將飼養期縮短,所以要改熟飼為生飼。
沿襲稀湯灌大肚,省了飲水增了負有的養豬戶以水料喂豬,料水比在1∶8~1∶10,甚至更稀,省略了另外供水環節,這種喂法對肥育十分不利。水料喂豬的害處是:增加了體內水代謝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腎的負擔;沖淡了消化液的濃度,不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加快了飼料通過消化道的速度,必然降低飼料的消化率,尤其在冬季更為嚴重。豬因所獲得的干物質少,影響日增重和出欄率。為了增加豬的采食量,讓豬吃得多、長得快,一般應提倡喂濕拌料,料水比為1∶1,以飼料加水調制后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飼喂后另外供給充足的飲水。
長得越快料越好,不管料肉比多高從營養維持生長需要的角度來講,這種說法是對的,豬每生長一天就需增加一部分飼料來維持它的生命需要,豬的生長發育與采食量和飼料質量有關,如果飼料的蛋白、能量較低,就會增加采食量,相對來講長得就快,而過高的采食量必定影響消化與吸收,從而增加料肉比,所以長得快未必好。
蛋白越高料越好,為快增重就超標當然,真正的瘦肉型豬的生長發育,需要足夠的蛋白質,飼料中蛋白質的標準含量應為小豬17%、中豬15%、大豬13%,有人為了使豬長得快,隨意超過正常的指標,由于蛋白質含量較高,豬吃后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過多的蛋白質在消化道里發酵,而引起營養性下痢。
糞便黑了消化好,哪知卻是含銅高真正區分消化質量的指標,應該看豬的排糞量與糞便的形狀,消化正常的豬每天排糞3次~4次,光滑圓潤,軟硬適中,而糞便的顏色由飼糧的品種結構和飼料內含的微量元素及藥物所決定,人們所說的糞便黑只不過是飼料中的銅含量高所致。
飼料色黃味道好,香甜就是好飼料飼料的組成(濃縮)主要是蛋白質飼糧,如:豆粕、棉粕、菜粕、魚粉等,其中豆粕是黃色的。人們所說的某種飼料好、色黃,因為它是純豆粕型的。其實飼糧的品質,只能取決于其營養結構是否合理,不論是豆粕型的,還是雜粕型的,只要它的營養組成合理,適合豬的生長發育,就是好飼料。至于味道,它可以使豬增加采食量,達到增重的目的,對小豬來講有好處,但后期育肥豬需要控制采食量,防止上膘。
抗生素,效果好,胡亂添加不得了有許多養殖戶為了控制疾病的發生,在沒有弄清抗生素作用機制的情況下,就胡亂添加。如當前養豬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豬氣喘病,針對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對妊娠母豬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來預防;豬弓形體病用磺胺類藥物有防治作用;豬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飼料內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凈,效果十分明顯。雖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細菌性傳染病,但會產生耐藥性菌株,這對人們的健康是一個威脅,因此,切不可亂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