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屬中豬霍亂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變型、豬傷寒沙門氏菌變型、鼠傷寒沙門氏菌、德爾俾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等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亞急性、慢性細菌傳染病。急性者為敗血性病,慢性者為壞死性腸炎,有時發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由于它主要侵害2~4月齡仔豬,也稱仔豬副傷寒。
一、流行特點
本病多發生于1~4月齡仔豬,呈地方流行或散發,流行緩慢,常見于寒冷、氣候多變、陰雨季節,環境不衛生和仔豬抵抗力下降是極為重要的誘因。特殊情況下,如長途運輸后形成暴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多雨潮濕季節發病較多。
二、臨床癥狀
1.急性型(敗血型):臨床表現為體溫突然升高(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病初便秘,后期下痢,糞便惡臭,有時帶血,常有腹部疼痛癥狀,弓背尖叫。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膚呈深紅色,后期呈青紫色。最后病豬呼吸困難,體溫下降,偶爾咳嗽,痙攣,一般經4~10天死亡。
2.亞急性和慢性型:臨床表現與腸型豬瘟相似。病豬體溫升高(40.5~41.5℃),精神不振,寒戰,喜鉆墊草,堆疊一起,眼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上下眼瞼常被粘住,少數發生角膜渾濁,嚴重者發展為潰瘍,食欲不振,反復下痢,糞便惡臭。逐漸脫水消瘦,皮膚上出現痂樣濕疹。有些病豬發生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長,最后衰竭而死。一部分患豬發展到一定時期病情突然惡化而引起死亡。
三、鑒別診斷
1.豬瘟:急性豬瘟與急性豬副傷寒,慢性豬瘟和慢性豬副傷寒,在臨床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但豬瘟的皮膚有小出血點,精神高度沉郁,不食,各種藥物治療無效,病死率極高,不同年齡的豬都發病,傳播迅速,剖檢時肝脾不腫大,無壞死灶,但脾有出血性梗死,回盲腸附近有扣狀潰瘍。
2.豬痢疾:豬痢疾有輕重不等的腹瀉,與慢性豬副傷寒相似。但豬痢疾傳播緩慢,流行期長,持續下痢,糞便經常帶血和黏液,呈棕色、紅色或黑色,剖檢時見大腸黏膜表層有彌漫性壞死、出血,或有黏液,不發生像豬副傷寒那樣深層壞死。
四、菌苗使用
1.菌苗保存:菌苗在-15℃冷庫放置可保存12個月,在2~8℃可保存9個月。
2.使用方法:菌苗可用于一月齡以上哺乳仔豬或斷奶仔豬,免疫劑量為1毫升,內含30億活菌。免疫方法可在耳后淺層肌肉注射。
五、防治措施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初生仔豬應爭取早吃初乳;斷奶分群時,不要突然改變環境;常發本病的豬群可考慮注射豬副傷寒菌苗;采用添加抗生素保健,如土霉素、復方六甲-400、強妙素-60、維樂美S5等添加劑。當發現本病時,將病豬隔離治療,被污染的豬舍立即消毒。未發病的豬群可用藥物預防,在每噸飼料中加入復方六甲-400粉200克。
2.治療:要在改善飼養管理的基礎上進行隔離治療,才能收到較好的療效。同時用藥劑量要足,維持時間宜長。
①優克先高濃度注射級土霉素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肌注0.1毫升,每日一次,連用3天。
②氟佳奇特效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肌注0.1毫升,每日一次,連用兩天。
③優克先3針保健或氟佳奇斷奶仔豬2針保健預防仔豬副傷寒,效果顯著。
④土霉素、甲砜霉素、痢特靈等,肌注或口服,連用3~5天,有一定療效。
⑤大蒜療法:將大蒜5~25克搗成蒜泥內服,每日三次,連服3~4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