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編者按母豬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生產之后抵抗力降低,常會發生多種疾病,既影響子豬的成活率,又影響自身生理機能的恢復,從而給飼養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抓好母豬產房的管理,避免這些產后疾病的發生,可提升母豬的生產性能,提高其繁殖率。本期我們編發一組母豬產后疾病的防治技術,冀望對讀者朋友有所幫助。
產后便秘
病因生理因素:母豬臨產前生理、心理應激,導致胃腸道蠕動加強,大腸中水分被吸收到血液中過多,引起母豬產后便秘,多見于初產母豬;母豬在臨產前,胎兒體積增長很快,在母體腹腔中不斷排擠和壓迫胃腸道,使胃腸道的蠕動減慢,很容易發生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情況,這種情況多見于產子數過多、產子過大的母豬。環境因素:一是規模化豬場為了節約空間,便于管理母豬,將母豬配種后1個月至臨產前15天,一直飼養在定位欄里,限制了母豬的活動空間,使其運動不足,引起消化紊亂,胃腸滯留,形成頑固性便秘;二是母豬長期吃睡在濕度較大的水泥地面上,抗熱機能比較差,易引起葡萄球菌病及熱應激,導致便秘。飼養因素:妊娠母豬飼料中缺乏纖維素,營養水平較高,母豬較肥,易發生產后便秘。疫病因素:母豬產后感染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圓環病毒病、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及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等,出現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吐、便秘等癥狀。
預防根據上述母豬分娩前后的生理特點,合理飼喂,看母豬膘情給料;找一個空圈,可以讓妊娠母豬輪流活動,及時補充青綠飼料或氨基酸、維生素;夏天可在母豬飼料中添加0.5%的碳酸氫鈉和0.001%~0.015%的維生素C,解暑降溫,調節酸堿平衡,增強母豬食欲,有效降低便秘發生率,冬天用量可減半。在母豬產前5天、產后3天的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阿莫西林(100公斤料中分別添加100克和40克),或扶本安康、強力霉素(100公斤料分別添加100克和20克),或利高霉素(100公斤料中拌100克),以提高其抵抗力。在其生產過程中或產后肌注30~50國際單位的縮宮素,配合混感頭孢1克加雙黃連注射液,清宮消炎抗毒。
治療若母豬尚能喝水,可在其飲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溶液、0.2%~0.25%的硫酸鎂,讓其自由飲水;若其不飲食,可給其肌注比賽可靈5毫升,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頭孢噻呋2克、安鈉咖10毫升、地塞米松6毫克、維生素C40毫升,每天1次,連用4天。(王建光)
乳房炎
病因生產繁殖應激引起母豬抗病力下降以及機械損傷,使細菌侵入,發生感染而引發乳房炎。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雙球菌等。乳房炎也可繼發于某些疾病,如布氏桿菌病、結核病、子宮內膜炎等。在母豬哺乳期間,有的乳房無子豬吸奶以及斷奶后,給母豬飼喂大量發酵飼料和多汁飼料,導致乳汁在乳腺泡和乳腺導管內積滯,也可引發乳房炎。
癥狀初期可見母豬在哺乳時,因疼痛而急速站起,不讓子豬吃奶。可見其中一至數個乳房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經過數天,有的乳房紅腫加劇,此時母豬體溫升高,少食到不食,精神不振,長時間臥地,拒絕哺乳。嚴重的可發生壞疽性乳房炎,患病乳房呈紫紅色;有的母豬抗感染力強,將感染局限化,而在乳房內形成膿腫。患病乳房初期分泌的乳汁變稀,以后逐漸變成乳清樣,內含絮狀小塊;如為化膿性乳房炎,乳汁呈黏液狀,含黃色絮狀物;壞疽性乳房炎,乳汁呈灰紅色,含絮片狀物,并有腥臭味。
預防在母豬分娩前給其急劇減料是預防乳房炎行之有效的辦法。同時在母豬產前和產后日糧中添加1%~2%的牲命1號,增加其免疫力,同時保持豬欄地面平整,清潔干燥,定期消毒欄舍;在母豬產子前后及哺乳期,每天使用0.1%的新潔爾滅液擦洗乳房和乳頭。子豬出生后剪平犬齒,以防其咬傷母豬乳房。
治療用新鮮蒲公英100克,鮮魚腥草50克洗凈,搗成泥狀,敷在患病乳房上,外用布兜將其兜起,每天換藥1次,連敷3天。同時用青、鏈霉素肌肉注射,連續注射3~4天。如果所形成的膿汁帶綠色,則用慶大霉素洗搽創口和作肌肉注射。對嚴重的(母豬體溫在41℃以上,不食,精神沉郁,長時臥地,完全拒絕子豬吃奶),用卡那霉素100萬~150萬國際單位,10%的葡萄糖溶液100~200毫升,地塞米松5~10毫克,維生素C10毫升,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每天5次,連續注射3天。同時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魚腥草、金銀花、連翹各40克,天花粉、白芪、生黃芪、當歸各30克,紅花、甘草各15克,煎2次,每天分2次內服,連服3劑。對已形成膿腫的,在膿腫下方,選無皮下血管處,先消毒,再向地面作長約3厘米的縱向切口,深達膿腫腔,排膿后,用3%的雙氧水或0.l%的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干凈后,填入青、鏈霉素各1瓶,并給母豬肌肉注射青、鏈霉素。(陶池有)
產后拒哺
病因與癥狀母豬奶水充足,但精神亢進,不給新生子豬喂奶,趴著睡或子豬一接觸到乳房,母豬便站立起來,甚至撕咬、踏踩子豬。這種情況多見于初產母豬。
防治在接產過程中,飼養員應按摩母豬乳房,為其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以減輕其緊張和恐懼感。若母豬母性差,應先剪平子豬犬齒,以防止咬痛母豬乳頭,減少哺乳應激。生產中采取以下方法可讓母豬順利哺乳。
一、將母豬緩慢趕到同舍區母性好的哺乳母豬旁,讓其通過嗅覺、聽覺、視覺熟悉哺乳,并把接產時用的毛巾等放到母豬吻部,讓其熟悉子豬味道。
二、用較大日齡子豬(最好是剛斷奶2~3天的子豬)來吸吮拒哺母豬乳汁,因為母豬對較大子豬的攻擊危害較小,同時子豬的吸吮力強,很容易讓母豬馴服,待拒哺母豬哺乳后再將原窩子豬放入。對精神亢進的母豬可肌注鹽酸氯丙嗪2毫升。
子宮脫出
病因母豬妊娠期營養不良、飼養管理不當,特別是規模豬場定位欄飼養的妊娠母豬,因運動量不足、長期臥睡而易發生子宮脫出,年老體弱豬更易發生。助產不當、強行拖拉等,則可能直接引發子宮脫出。
治療發現母豬子宮脫出時,先用經過消毒的濕毛巾或紗布包好子宮,保護其免受損傷,再仰臥保定母豬,系好其兩后肢,將其吊在產床上,直至后軀離地,保持頭低尾高姿式,然后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子宮(用涼水配制最好,便于子宮收縮,對子宮腫脹嚴重的可用3%的明礬溶液沖洗),在脫出子宮上涂抹青霉素粉。為克服母豬努責,可實施腹腔壁麻醉。從陰道部分開始,依次還納子宮頸、子宮體、子宮角,最后用粗縫線結節縫合陰門2~3針。術后連續注射3天抗生素。生產中應注意:母豬子宮一旦脫出,必須盡早實施治療,超過30分鐘,就易出現死亡。
產后不食
病因母豬嚴重的藥源性便秘、妊娠期體質較弱、產子時產程過長以致體力消耗過多,或存在某種慢性病等,都可導致產后不食。
癥狀母豬產子后不食,嗜睡,泌乳量少,耳、四肢末端發涼,體溫38℃~39℃;病程長的臥地不起,糞干、呈粒狀,顫抖,體溫降至37℃,如不及時治療,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治療一、在病豬飲水中添加人工鹽或芒硝,軟化糞便,然后選用母豬專用預混料,按配方配制全價日糧,再在其中添加1%的牲命1號。二、用10%的葡萄糖溶液500毫升,葡萄糖酸鈣80毫升,10%安鈉咖5毫升,維生素C20毫升,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此為100~150公斤重豬的用量),每天1次,連用2~3次。三、用新斯的明4毫克肌肉注射,每4小時1次,連注3次。四、用0.25%比塞可林5~8毫升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連用2天。此外,多給飲水,可在飲水內加入適量紅糖。
無乳或少乳
病因母豬無乳、少乳的原因很多,該病會造成子豬饑餓,營養不良,生長緩慢,同時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給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現將其病因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和營養性三類進行分析。
生理因素:一、品種。比較本地品種和國外品種豬的泌乳能力和繁殖能力,本地豬是國外豬的4~5倍。二、胎次。一般母豬頭胎泌乳力低,3~4胎是泌乳高峰,之后逐漸下降。三、配種年齡。后備母豬利用過早,骨骼及乳腺發育不全,導致產后母豬泌乳力低下。
病理因素:母豬臨產時消炎不嚴格,發生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產后熱等,均可導致母豬無乳或少乳;因飼養管理不當,產后喂料過多,或子豬數少導致乳汁積滯,或因乳頭損傷引起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等病原侵入而導致母豬發生乳房炎而出現無乳或少乳;在母豬配種前或懷孕后期,沒有接種細小病毒病、豬瘟、偽狂犬、藍耳病、口蹄疫、鏈球菌病、豬丹毒、豬肺疫等的疫苗或接種量不夠,均可導致母豬感染疾病,使懷孕母豬高熱、不食、流產、死胎、少乳或無乳;環境過熱或過冷,也能使母豬的消化機能發生變化。
營養因素:過肥。一般要求母豬保持七八成膘,如飼喂過多,乳腺堆積大量脂肪,抑制乳腺腺泡發育。過瘦。妊娠后期母豬料營養不全面或喂量小,導致體內能量、蛋白質不足,從而出現無乳或少乳。產后料量大質優。補料量大、質優,導致泌乳量過多,滯積而引發乳房炎。另外,飼料霉變也可引起母豬無乳或少乳。
防控措施一、對于生理性和營養性無乳或少乳,在加強管理、調整營養的同時,可混合肌注催產素40~60國際單位,雌二醇2~4毫升,林可霉素20~40毫升,魚腥草30毫升,每天2次,連續注射4天。也可用王不留行15克,紅糖150克,白酒200毫升,生雞蛋7~8個,配合飼料喂給,每天1次,連喂5~7天。二、對于病理性的無乳或少乳,應針對病情對癥治療。如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鏈球菌病、藍耳病等,用干擾素、黃芪多糖配合磺胺間甲氧嘧啶、多西環素治療。三、對已形成乳房炎的母豬,用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克,知母、黃檗、木通、大黃、甘草各6克,研末拌料喂服。也可用王不留行10克,乳香、沒藥各6克,水煎,加酒適量內服。當母豬乳房有硬塊時,可用溫水洗凈乳房,輕輕按摩,促其消散,同時按豬每公斤體重肌注中升萬疫康0.2毫升或按每公斤體重用奇磺膽效0.2毫升稀釋混感頭孢1~2克,利高仙、黃芪多糖各100克拌料100公斤喂服。
子宮內膜炎
母豬子宮內膜炎是子宮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膿性炎癥,為母豬常見的一種生殖器官疾病。
病因后備、初產母豬子宮內膜炎:后備母豬發情時子宮頸和陰道口開張,以及初產母豬分娩過程和產后初期,易發生外源性感染;后備、初產母豬還可能發生亞臨床細小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或鏈球菌等造成的內源性感染。經產母豬子宮內膜炎:母豬在分娩時和產褥期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時環境不潔、助產時發生產道損傷或未達到無菌操作、胎衣不下、產后惡露等,從而促發母豬子宮內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徹底、輸精未達到無菌操作規范,也能引發母豬子宮內膜炎。
癥狀急性子宮肉膜炎:母豬食欲減退,體溫升高,頻頻排尿,弓背,努責,從陰門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狀物的分泌物和膿性分泌物,躺臥時排出較多。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母豬一般無全身癥狀,體溫有時略有升高,食欲減退,泌乳量下降,發情周期不正常,有時發情正常但屢配不孕,沖洗子宮時回流液略渾濁,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樣。慢性卡他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母豬有輕度的全身反應,逐漸消瘦,發情周期不正常,從陰門流出灰色或黃褐色稀薄膿液,尾根、陰門、腓節上常粘有陰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慢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陰門常排出膿性分泌物,躺臥時較多,陰門周圍及尾根上黏附膿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沖洗子宮時,回流液渾濁,像稀面糊狀,有時是黃色膿液。
治療全身治療:當病豬伴有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時,先進行全身治療,可肌注頭孢拉啶1克加地塞米松10毫升,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安乃近20毫升,分點注射,待全身癥狀好轉時再沖洗子宮、給藥。沖洗子宮:當陰戶排出炎性物較濃稠、含絮狀物,產后有惡露時,可用0.2%的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腸器或一次性輸精器反復沖洗,清除滯留在子宮內的炎性物。宮內投藥:先沖洗后投藥,同時肌注縮宮素50國際單位,隔2~3小時,再用0.9%的生理鹽水90毫升加碳酸氫鈉10毫升,稀釋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宮,連續給藥3天,隔天再沖洗1次。經此治療仍不愈者應淘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