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農村養豬生產過程中,很多養豬專業戶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和防疫滅病知識,經常走入誤區,這些是很值得注意的問題。農村養豬誤區主要有以下幾種。
顆粒飼料加水
如今,顆粒飼料、粉料等多種配方飼料逐漸占領市場,用配方飼料養豬雖好,但有些農民不懂或忽視科學飼喂方法,把兩種飼料用同一種方式飼喂,在顆粒飼料中加水攪拌成粥狀,使其營養成分受到破壞,營養價值降低。正確的方法是:先用顆粒飼料喂豬,然后再喂水。
近親繁殖
一些養豬戶采用同窩豬繁殖和親子間繁殖,這種近親繁殖違反了生豬繁殖原則,使豬種越來越退化,影響了豬的質量和經濟效益。
能使豬皮紅、毛亮的飼料就是好飼料
皮紅、毛亮是健康豬的表現,只要豬的生長發育正常,健康狀況良好,自然具備皮紅、毛亮這一指標。有些飼料廠利用人們這種認識,在飼料里添加一些違禁藥品,使豬皮紅、毛亮,這樣的飼料是不可取的,豬吃這種飼料產出的瘦肉會給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治病迷信安乃近
遇到豬食欲減少,豬體發熱,立即使用大劑量的安乃近注射液,認為豬的體溫得以控制,其疾病可治愈。其實安乃近副作用較大,易引起豬過敏性休克,體溫急劇下降,可導致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閹割和防疫一起進行
當前,一些養母豬的農戶很重視防疫,但忽視科學方法。一是為了省事,剛給子豬閹割,接著又打防疫針,這樣做容易使子豬閹割的傷口難愈合,防疫效果也會受影響。二是母豬懷孕時打防疫針。母豬懷孕后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防疫又屬于強刺激,打防疫針容易引起死胎或流產。所以母豬懷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針,子豬應在閹割后10天~15天再打防疫針。
子豬過早或過晚斷奶
過早斷奶會引起子豬生長發育停滯,形成僵豬;過晚斷奶會造成母豬繁殖周期延長,產子窩數減少。一般子豬斷奶時間在45日齡~50日齡時較適合。
糞便越黑消化越好
真正區分消化質量的指標,應該看豬的排糞量與糞便的形狀。正常消化的豬每天排糞3次~4次,形狀光滑圓潤,軟硬適中。而糞便的顏色是由飼料的品種和飼料所含的微量元素及藥物所決定。人們所說的糞便黑,只不過是飼料中的硫酸銅含量高所致。
飼料營養不全面
有些農戶養豬不是根據豬不同生長階段需要的配制日糧,而是有啥喂啥,使飼料利用率降低,出欄時間延長。
凡是瘦肉型豬就能多賣錢
有句話叫“真正的瘦肉型豬也能喂成大肥豬”。瘦肉型豬價格高在哪里?主要是出肉率和瘦肉率高。而瘦肉的生成是由高蛋白飼料轉化來的,如果不按照瘦肉型豬的營養指標去配料和飼喂,瘦肉型豬也不可能長更多的瘦肉。有人為了省錢,總是提前降低濃縮料比例,也就是讓小豬吃中豬的料,中豬吃大豬的料;飼養上又隨便喂非全價料,“稀湯養大肚兒”,把肚子撐得很大,這樣的豬是不會賣出好價的。
懷孕豬患病不用藥
一些養豬戶認為,豬懷孕后,即使患病也不可以用藥治療,否則易導致母豬死胎、流產,這種觀點往往導致懷孕母豬染病后延誤治療造成損失。懷孕豬發病后應立即請獸醫診治,用藥時應請專業獸醫進行指導。
重視治豬病,輕視防豬病
有些養豬戶預防用藥意識差,防疫觀念淡薄,幾乎不用消毒藥,僅打豬瘟、丹毒、子豬副傷寒3種防疫針,結果,經常導致其他疫病的發生,不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還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該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重視消毒、免疫,尤其要增加細小病毒、大腸桿菌、偽狂犬病、乙型腦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免疫項目,以降低豬的發病率。
賣的豬體重越大越合算
賺錢多少除受飼料成本和活體價格兩大因素影響外,最重要的是料肉比的高低,這是硬指標。豬的體重越小,料肉比越低,其順序為:小豬2.4∶1、中豬2.8∶1、大豬3.2∶1。如果豬體重在90千克左右,它的平均料肉比大約為3.0∶1。各種資料表明,豬體重超過100千克時,它的料肉比已達到4.5∶1,這時再不出欄,豬每天的消費將接近或超過體重增長所帶來的效益,利潤也相當低。所以要根據飼料和生豬價位確定適宜的出欄體重,一般控制到90千克~100千克出欄為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