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近年來由國外引進了大量的種豬,這些種豬大多都是經過高強度選育品種,具有較高的市場經濟價值。在過去30年中對基因的篩選,使母豬的體脂下降了50%,同時也使現在的母豬與其祖先比較對營養變得更加敏感,所以母豬營養供給模式必須非常精準,否則其生產水平表現就會不盡人意,很多人因此產生了“洋豬難養”的觀點。筆者近幾年走訪了很多國內外大型豬場,得到的結論是:“人的觀念和技術細節”影響了豬場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更多的養豬者是想“低投入,高產出”,這是絕對做不到的。
重視妊娠母豬飼養管理
繁殖階段飼養管理的關鍵是“妊娠期嚴格限飼、哺乳期能夠充分采食”。妊娠母豬限飼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提高其哺乳期采食量,使哺乳母豬日進食營養總量達到產奶基本需求。下面是豬場經常容易發生的細節錯誤。
1、斷奶至配種 有很多豬場認為斷奶到配種只是短短的3-7天時間,喂什么料都無所謂,進入配種舍就開始使用妊娠母豬料。斷奶至配種雖然時間很短,但使用低能(低亞油酸含量)低蛋白質的妊娠母豬料,就會影響母豬排卵數,是產仔數下降的原因之一,特別是母豬群偏瘦影響會更大。
2、配種后1個月內 此期要嚴格限飼。如果妊娠前期飼喂過多,會引起血液中孕酮水平下降,導致胚胎存活率降低。
3、妊娠母豬限飼時間 歐、美大多數豬場都會限飼到95-100天后,再進入妊娠后期加料階段,在我國一直沿用舊的飼養方式84天加料。美國堪薩斯大學豬營養組的研究已經證實,妊娠母豬加料時間過早(84天)會導致哺乳母豬乳腺細胞數量減少,通過RNA檢測發現,妊娠100天加料的母豬比84天加料的母豬RNA總量明顯高,所以過早加料會影響母豬乳腺的發育,這也是造成母豬產奶量下降和仔豬斷奶體重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4、妊娠母豬后期的飼養不精準導致仔豬初生重偏小,妊娠母豬后期飼養很重要,在實際飼養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兩個錯誤,一是加料量不足,二是加料使用妊娠母豬料。加料不足主要是因為加料過早(84天)平均3千克/天,妊娠100天前還可以滿足胎兒增長的基本營養需求,100天后胎兒進入快速生長期,依然每天加料3千克,不改變料型繼續使用妊娠母豬料,就很難滿足其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
正確的做法是最好在妊娠95天開始加料,最好使用加有油脂或“豬專用高亞油酸脂肪粉”的高能高蛋白質哺乳母豬料,使哺乳母豬料的配方標準能夠達到代謝能3150千卡/千克以上、粗蛋白質17.5%、賴氨酸不低于0.86%,如果不加油脂或脂肪粉代謝能很難達到3150千卡/千克以上,所以瘦肉型母豬的哺乳母豬料中必須添加脂肪,特別是富含亞油酸(中短鏈脂肪酸)。
妊娠95天開始加料,加料量一定要控制得精準。為了有效預防難產,初產母豬加料量控制在3千克/天;2產以上的母豬不低于3.5千克/天;加料時間95-112天,產前減料2天。
初生重的重要意義
初生重小會給豬場帶來大量的不良后量,造成豬場經濟效益下降。大量調查數據證明,仔豬初生重1.5-1.6千克的豬場經濟效益要比初生重1.2-1.3千克的豬場好得多。豬場經濟效益與初生重有非常強的正相關關系,也是豬場經濟效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
造成初生重小的原因:把難產當成了主要矛盾、對初生重小造成的影響認識不足、不知道怎樣才能提高初生重或者初生重到底多大最好、母豬妊娠后期管理不好。
初生重小斷奶重就小,初生重每增加100克斷奶重增加0.35-1.07千克,斷奶重小斷奶過渡就難、育肥期增重速度就慢,出欄時間就會延長,平均初生重大變異系數小,說明窩仔整齊度好,對提高仔豬成活率非常有好處,平均初生重大也可刺激母豬多產奶。
斷奶體重小直接影響豬場經濟效益
仔豬斷奶體重偏小是國內豬場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多數豬場28天斷奶體重6.5-7.5千克,管理好的豬場28天斷奶體重可達到8-9.3千克以上。斷奶體重小給養豬場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斷奶過渡難度大、保育期死亡率增加、育肥期增重速度慢、飼料效率變差,是影響豬場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
造成仔豬斷奶體重小的原因:初生體重小造成斷奶體重小;母豬日進食營養總量直接影響產奶量,28天斷奶母乳對仔豬斷奶體重的影響高達90%;哺乳母豬料能量不足,是國內豬場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粗蛋白質和賴氨酸不足也普遍存在;母豬日喂飼次數少導致日進食總量不夠,進而影響產奶量;母豬飲水量不足導致了采食量下降。
提高仔豬斷奶體重的技術措施有如下幾點。
1、關注母豬日進食消化能總量 泌乳母豬日進食消化能總量最好不低于16兆卡,才能保證仔豬有更快的增重速度。
2、哺乳母豬飼糧中添加脂肪 為了使哺乳母豬飼糧的代謝能達到3150千卡/千克,配方中必須添加油脂而且必須是含高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仔豬在斷奶前生產性能的表現,主要與母乳分泌情況有很強的相關關系(r2=0.87-0.90)。脂肪是仔豬的主要能量來源,通常占初乳的30%-40%、常乳的55%-60%,其主要組成成分受母豬飼糧影響較大。所以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母豬飼糧中添加脂肪,可提高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
3、增加哺乳母豬的飼喂次數 飼喂次數少影響母豬日進食總量,目前很多豬場哺乳母豬日喂2-3次,3次的偏多,而哺乳母豬最好日喂4次,特別是夏天高溫季節,每天可以提高采食量1千克,對發送母豬產奶量、提高仔豬斷奶體重意義重大。
4、高度注意哺乳母豬的飲水量 哺乳母豬采食量與飲水量的關系很大。Gill(1989)報道,哺乳母豬飲水量增加對采食量增加有明顯影響,飲水量與采食量間存在線性相關,可公式表為:飲水量=4.2+2.52×采食量(kg/d)。
在哺乳期內保證母豬的飲水量至關重要。飲水減少的后果之一是糞便中的干物質增加,引起便秘,便秘又可以使母豬患子宮炎、乳腺炎、無乳綜合征,使產奶量下降。
哺乳母豬過度減重造成連續性生產能力下降
當哺乳母豬料能量不足時,母豬首先動用的是脂肪組織,能量和蛋白質不足都是造成母豬體儲下降的重要原因。哺乳母豬料營養不達標再加上采食量不足,不但母豬體儲嚴重受損,仔豬斷奶體重也會很差。如果第1產動用了母豬大量的體儲,母豬產后過瘦是造成以后連續性生產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諾丁漢大學的研究發現,當第1胎和第2胎的母豬妊娠期間的給料量高于1.93千克/天時,就會發生泌乳期采食量降低的現象,第2胎比第1胎更嚴重;當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千克/天時,泌乳期的采食量第1胎會減少1.48千克/天,第2胎則減少了2.21千克/天。
討論
筆者認為母豬階段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細節和精準方面要特別注意。事實上母豬從妊娠開始饅頭管理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其后代生產水平的表現。養豬最后的結果是從母豬配種前開始,到生長育肥豬結束每一個飼養管理細節的累積,每一個細節的錯誤都會對最后結果構成影響,同樣也是一個“細節決定成敗”的過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