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原有的和培育的地方優良品種豬有100多種。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好,繁殖力較高,肉質優良等特點。但存在著生長速度相對較慢,飼料利用率較低,胭體瘦肉率偏低等缺點。可在雜交利用中作為第一母本用于生產優質豬。限于篇幅,僅介紹具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點的豬種。
(一)太湖豬
主要分布于長江下游的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交界的太湖流域。太湖豬有許多地方類型,如二花臉、梅山、嘉興黑、沙烏頭等。以外形特征耳大和繁殖率高而聞名中外。其體型中等,被毛黑色或青灰色,乳頭為16~18個。
生產性能:太湖豬以繁殖力高著稱于世,是世界上已知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國都已引進太湖豬,利用太湖豬的高產基因,改良其本國豬種。據統計,初產母豬平均產仔12.14頭,產活仔11.35頭;三產及三產以上產仔數平均15.83頭,產活仔14.24頭。類群之間的產仔數無明顯差異。3月齡即可達到性成熟。泌乳力強,哺乳率高。但生長速度較慢,6~9月齡體重為65~90千克,屠宰率為67%左右,瘦肉率為39.9%~45.08%,料肉比4.4:l。
太湖豬是很好的高產母本豬,與引進的瘦肉型品種進行三元雜交,商品豬瘦肉率可達到53%以上。
(二)民豬
民豬原產于東北和華北部分地區,現分布于吉林省的九站、樺甸、永吉、靖宇、通化等地,黑龍江省的綏濱、富錦、集賢、北安、德都、雙城、賀西等地,遼寧省的丹東、建昌、瓦房店、昌圖、朝陽等地,以及河北省的遷西、遵化、興隆、豐寧、赤城等地。此外,內蒙古自治區也有少量分布。
民豬產區氣候寒冷,圈舍保溫條件差,管理粗放,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使民豬形成了很強的抗寒能力,不僅能在敞圈中安全過冬,而且在-15℃條件下也可正常產仔和哺乳。
民豬按體型外貌可分大、中、小3種類型,以中型居多,民豬體軀扁,背腰窄狹,四肢粗壯,被毛黑色,毛密而長,豬鬃發達,冬季密生絨毛,乳頭7~8對。
生產性能:性成熟早,繁殖力高,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3.5頭,母性好,哺育能力強。該品種肥育速度慢,平均日增重458克。體重90千克胴體瘦肉率為46%。肉質優良,耐寒勝極強,是很好的雜交母本。與長白豬、約克夏豬、杜洛克豬等進行經濟雜交,雜種優勢效益顯著。
(三)金華豬
原產地浙江省金華市的義烏、東陽等地,毛色以中間白、兩頭黑為特征,屬于中型豬。其優點是產仔多、母性好、性成熟早、肉質優良,是適于腌制火腿和腌肉等的優良豬種。缺點是體格小、初生重小、生長緩慢和后腿不夠豐滿。
生產性能:乳頭8對,發育良好,性成熟早,經產母豬產仔1378頭,育肥豬平均日增重為464克,屠宰率68.11%,腿臀比例30.94%。
(四)香豬
香豬是一種特殊的小型地方豬種,被毛全黑,有“六白”特征。早熟易肥,肉質香嫩,哺乳仔豬或斷奶仔豬宰食時,無奶腥味,故譽之為香豬。主產區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縣、區。香豬用做烤乳豬,是國內一道名菜。
生產性能:成年母豬體重4千克,體長80厘米,產仔少,平均5.7頭,育肥豬日增重210克,體重38.88千克屠宰時,屠宰率為65.74?,瘦肉率46.7%。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