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4.成年母豬的飼養管理
(1)成年母豬的飼養從斷奶到再配種期間,給予適宜的日糧攝入量,初產母豬產后不易再發情,主要是體況較弱造成的。因此,要為體況差的母豬提供充足的飼料,根據體況在飼養上實行短期優飼,恢復體況,以縮短配種時間,提高受胎率。
(2)成年母豬的管理成年母豬分單欄飼養和小群飼養兩種方式。
①單欄飼養空懷母豬的活動范圍小,可在母豬的上風頭飼養公豬,以促進發情。
②小群飼養將4~6頭同時(或相近)斷奶的母豬養在同一欄內,可以自由活動,特別是沒有舍外運動場的圈舍,運動的范圍要大些。
實踐證明,群飼空懷母豬可促進發情,特別是群內出現發情母豬后,由于爬跨和激素氣味的刺激,可以誘導其他空懷母豬發情,同時便于管理人員觀察和發現發情母豬,也方便用試情公豬試情。每天早晚兩次觀察記錄空懷母豬的發情狀況。喂食時觀察其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和治療病豬。提供干燥、清潔、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的環境。
(二)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胎兒能在母體內得到充分的生長發育,防止吸收胎兒、流產和死胎的發生,使母豬每窩生產出數量多、初生體重大、體質健壯和均勻整齊的仔豬。同時使母豬有適度的膘情和良好的泌乳性能。
1.妊娠診斷
(l)早期妊振診斷為了縮短母豬的繁殖周期,提高年產仔窩數,需要對配種后的母豬進行早期妊娠診斷。早期妊娠診斷的方法很多,現介紹根據發情周期和妊娠征狀診斷的方法。該方法不用任何儀器或藥物,簡單易行,在養豬生產中廣泛應用。如果母豬配種后大約3周沒有再出現發情,并且有食欲漸增、被毛發亮、增膘明顯、性情溫馴、行動穩重、貪睡、尾巴自然下垂、陰戶縮成一條線、驅趕時夾著尾巴走路等現象就可初步判斷為妊娠。但要注意個別母豬的假發情現象,假發情與真發情不同,表現為發情征狀不明顯,持續時間短,不愿接近公豬,不接受爬跨。采用此種方法診斷妊娠,需要具有一定的生產經驗。
(2)超聲波妊娠診斷利用超聲波測定胎兒的心跳次數,進行早期妊娠診斷。研究表明,配種后20~29天診斷的準確率約為80%,40天以后的準確率為100?。
2.妊娠母豬預產期的推算母豬配種時要詳細記錄配種日期和與配公豬的品種及耳號。一旦認定母豬妊娠就要推算出預產期,便于飼養管理及做好接產準備。母豬的妊娠期為110~120天,平均為114天。推算母豬預產期均按114天進行計算,常用以下兩種方法推算。
(1)三、三、三法為了便于記憶,可把母豬的妊娠期定為三個月三周零三天。
(2)配種月加3,配種日加20法即在母豬配種月份上加3,在配種日子上加20,所得日期就是母豬的預產期。如2月1日配種,則5月21日分娩;3月20日配種,則7月10日分娩.
3.妊娠母豬的飼養妊娠母豬日糧應具有一定的體積,使之填充胃腸給豬以飽腹感,但應避免體積過大而壓迫胎兒;對所給的日糧應有適當的輕瀉性,防止因便秘引起流產。日糧應由青、粗、精飼料和礦物質飼料組成,以保證營養需要。飼料要進行調制,增強適口性。一般喂生拌濕料較好。禁止喂發霉、變質、冰凍、有毒、有刺激性的飼料,以免引起流產。
母豬妊娠后新陳代謝旺盛,對飼料的利用率提高,蛋白質的合成增強。妊娠母豬飼養成功的關鍵,是在妊娠期要給予一個精確的配合日糧,以保證胎兒良好的生長發育,最大限度地減少胚胎死亡率,并使母豬產后有良好的體況和泌乳性能。在沒有嚴重的寄生蟲感染、單獨飼喂的適當環境條件下,妊娠母豬每天飼喂1.8~2.7千克全價飼料較適宜。通常在妊娠后期的最后1~2周,增加喂料量1~1.5千克,有利于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l)妊振母豬限制飼養的好處增加胚胎的存活率,減輕母豬的分娩困難,減少母豬壓死初生仔豬,減少母豬哺乳期間的體況消耗,降低飼養成本,減少乳房炎的發生率和增加母豬的使用年限。研究表明,母豬妊娠期的飼料消耗量與哺乳期飼料消耗量呈反比關系,這意味著當妊娠期飼料攝入量增加,哺乳期飼料攝入量就減少。這個發現很重要。因為哺乳期的采食量與奶產量高低有直接關系,即母豬進食多,產奶量就大,從而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
(2)控制母豬采食量的方法有單獨飼喂高能量日糧法、隔天飼喂法、日糧稀釋法(自由采食高粗纖維日糧),都能成功地控制母豬妊娠期的能量攝入。
①單獨飼喂法利用妊娠母豬單欄單獨飼喂,最大限度地控制母豬飼料攝入。這種方法節省飼養成本,可以避免母豬之間相互搶食與咬斗而造成的機械性損傷流產或死胎。但該方法增加了豬欄成本。
②隔天飼喂法當母豬成群飼養時,強壯的母豬保持其旺盛的食欲,能夠吃好,膽小的母豬只能吃剩余的一小部分飼料。因此,間隔飼喂法是母豬限制采食的一種替代方法。母豬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用自動料箱進行自由采食。在1周的3天中,如周一、周三、周五,自由采食8小時,在剩余的4天中,母豬只能飲水,不給飼料。研究結果表明,母豬很容易適應這種方法,母豬的繁殖性能并沒有受到影響。該方法不適宜于集約化養豬。
③日糧稀釋法即添加高纖維飼料(如苜蓿草粉、米糠等)配成大體積日糧,可使母豬經常自由采食。這種方法能減少勞動力,但母豬的維持費用相對較高,同時也很難避免母豬偏肥。
(3)妊振母豬的飼養方式根據胎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妊娠母豬的體況,飼養方式有3種。一是抓兩頭帶中間的飼養方式,這種方式適用于正常生產的經產母豬。母豬經過一個泌乳期,體力消耗很大,營養狀況很差,必須在妊娠初期(妊娠后15~20天)加強飼養,使豬迅速恢復體況。此期除喂給較多的青飼料外,還應增補精飼料。以后再多喂些青粗飼料,到妊娠后期再增喂精飼料,形成高一低一高的飼養方式。二是前粗后精的飼養方式,適用于配種時體況良好的經產母豬。因為妊娠前期胎兒很小,發育也很慢,母豬本身膘情也很好,就不需要格外增加營養。一般可按配種前的飼養水平飼養口到妊娠后期適當增加精飼料喂量,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需要。三是步步高的飼養方式,適用于初配母豬和哺乳期配種的母豬。因為初產母豬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哺乳期配種的母豬負擔泌乳供給胎兒營養的雙重任務,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因此從母豬妊娠的初期開始營養水平逐漸提高,到妊娠后期達到最高峰。
(4)影響妊娠母豬飼養水平的因素妊娠母豬實行限制飼養,推薦量為日采食1.8~2.7千克,這僅是一個參考數字,而實際飼養水平要根據母豬個體的具體情況而定。確定妊娠期飼養水平要考慮的因素是母豬的體格大小與體況、圈舍類型與環境、飼養方式、豬群的健康水平、生產性能水平和管理的標準。母豬的體格越大,其維持需要就越大,對飼料要求的數量就越多。母豬體重每增加10千克,能量需求就要增加5%。肉眼觀察母豬的尾根部、臀端、脊柱、肋部等處的脂肪存積量和肋部的豐滿度,能夠較準確地評定母豬的體況。母豬在群飼的情況下,應當給予的飼料量要比單飼增加15%,以保證所有母豬的采食量。另外母豬要進行常規驅蟲,以保證母豬攝入的飼料真正用于生產。
4.妊娠母豬的管理
(l)小群飼養和單欄飼養小群飼養就是將配種期相近、體重大小和性情表現相近的3~5頭母豬放在一起飼養。到妊娠后期每圈飼養1~3頭。小群飼養的優點是妊娠母豬可以自由運動,食欲旺盛;缺點是如果分群不當,膽小的母豬吃食少,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單欄飼養也稱定位飼養,優點是采食均勻,缺點是不能自由運動,肢蹄病較多。
(2)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要保持豬舍的清潔衛生,注意防寒、防暑,有良好的通風換氣設備。
(3)保證飼料質量妊娠母豬不喂發霉變質和有毒的飼料,供給足量清潔飲水。
(4)耐心細致管護對妊娠母豬態度要溫和,不要打罵驚嚇,經常觸摸腹部或每天刷拭,以便于將來接產管理。每天都要觀察母豬吃食、飲水、糞尿和精神狀態,做到防病治病,定期驅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