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豬飼養是農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也是廣大農民賴以增收的重要項目,更是城鄉人民菜籃子的主要內容――肉類食品中豬肉消費超過70%,豬肉食品安全至關重要。現根據本人的實踐,就無公害豬肉產品生產的主要技術措施闡述如下,供同行參考。
1、加強飼養管理是無公害豬肉產品生產的基礎
確立“防重于治,預防第一”的思想,實行封閉式管理,重點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工作,把預防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1)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養條件,提高生豬抗病能力。利用遮陽網、隔熱層等遮陽,空調、噴水等降溫,電風扇、排氣扇等通風,做好降溫防暑工作;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保持豬舍干燥,降低飼養密度,科學配合飼料,保證充足的營養,杜絕豬、雞、鴨等動物混養,給豬只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豬只抗病能力。
(2)凈道污道分開,做好衛生消毒工作,減少疫病傳播。進入養豬場前,一定要更換衣服,特別要更換鞋帽和外衣,經嚴格消毒后方可入場;場內外的用具要徹底分開,養豬戶之間不要串門,泔水要煮沸,不允許向外購進肉食品;搞好環境衛生,每天對欄舍進行清洗、消毒;及時清除豬舍糞便及排泄物,對污水等各種污染物進入沼氣池等無害化處理。
2、全面進行疫病防疫是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的保證
近年來生豬高熱病發生和流行的實踐證明,凡是基礎防疫做得好的地方,生豬高熱病就很少發生或不發生。部分中小型養豬場和養豬農戶,基本沒有進行過生豬“高熱病”免疫工作,由此可見,無公害生豬飼養企業全面進行疫病防疫,對于減少生豬疾病的發生非常重要。
(1)申辦動物防疫合格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時、按量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動物疫病的免疫。在免疫過程中,使用正規廠生產的疫苗,規范免疫操作,按規定建立完整免疫檔案,包括免疫登記表、免疫證、耳標識等。
(2)做好隔離工作,嚴禁到疫區調運。選擇從沒有疫情的地方購進仔豬,同時,購買前要查看檢疫證明,購買后一定要隔離飼養2周以上,體溫正常,并確定健康后,再混群飼養。
(3)在獸醫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預防用抗菌類藥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預防豬群的細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平時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合理添加多種維生素、電解質和土霉素、大蒜素等抗菌藥物,以預防豬只發病。
(4)選用合理的治療方案,在保證全群豬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展科學治療。少用或不用退熱藥、激素、抗生素等,使用維生素、中草藥煎劑飲水,提高機體抵抗力。
生豬高熱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選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制劑,如用柴胡、雙黃連配復方氨基比林等退熱藥混合注射,這樣不僅效果好,而且節約資金。對病情稍重豬只,方考慮使用抗生素、補液、補充維生素,補充營養物質等,以提高療效和治愈率。
3、全進全出是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的關鍵
(1)生豬在離開飼養地之前,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檢。檢疫合格后,對運載工具進行消毒,方外銷或入廠/場屠宰。檢疫合格并加蓋(封)檢疫標志后方出廠/場。
(2)跨省調運種豬時,要先到調入地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辦理檢疫審批手續,調出地按照規范進行檢疫,檢疫合格方可調回。到達后隔離飼養14天以上,由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合格后投入使用。
(3)對病死豬采取“四不準一處理”處置措施,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實施無害化處理。
4、全面檔案管理是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的先決條件
根據國家對無公害生豬企業的統一檔案登記表格要求就有11個,它們分別是:免疫接種記錄表、母豬配種、生產記錄表、日常消毒記錄表、蓄水池清洗記錄表、無害化處理表、飼料車間生產記錄表、飼料使用記錄表、藥品采購記錄表、獸藥使用記錄表、生豬銷售記錄表,除生豬外的銷售記錄表等。都必須按規定一一登記清楚。
此外,無公害生豬企業必須建有沼氣池、消毒間等無害化設施,辦理排污許可證、防疫合格證、飼養員健康證等證書,配備專業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并經過環保和農業等部門的生產許可,每年有關部門要對企業進行年檢和產品抽檢。以保證無公害豬肉產品的生產和供應,使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